[实用新型]汽车轮胎动平衡机的一种平衡铅块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14660.0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5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魏恩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恩贵 |
主分类号: | G01M1/02 | 分类号: | G01M1/02;G01M1/14;F16F1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001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轮胎 动平衡 一种 平衡 铅块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门用于铝合金轮毂轮辋上平衡铅块的定位,它涉及汽车轮胎动平衡机(以下简称动平衡机),特别是具有平衡铅块定位装置的动平衡机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所谓轮胎动平衡就是轮胎装在轮毂上的动平衡。
目前国内外相关企业生产的轮毂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钢质轮毂,一类是铝合金轮毂。在进行轮胎动平衡操作时,钢质轮毂两侧有夹装平衡铅块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夹装铅块。而铝合金轮毂大多是两侧或单侧没有夹装平衡铅块的位置,平衡铅块需要粘接在轮辋的内壁上。个别铝合金轮辋两侧或单侧有平衡铅块夹装位置,但用户为方便和美观计,也要求将平衡铅块粘接在轮辋内壁上。这就需要有平衡铅块的定位装置。普通型动平衡机没有平衡铅块定位装置,无法直接确定平衡铅块的位置,只能凭操作人员的经验反复估计定位,非常烦琐,费时费力效率低。有的动平衡机上装有测量距离的平衡拉尺机构,它由套有拉簧的尺杆、支架、手把和测量尺头组装而成。尺杆固定在动平衡机上。但它只能用尺头测量机器与轮辋之间的距离,不能准确定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汽车轮胎动平衡机的一种平衡铅块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动平衡机的测量拉尺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关键性改进:
1、设置电子机构
该机构由电脑板、距离电位器及导轮、角度电位器、和指示灯经导线连接组成。其结构关系是:距离电位器和导轮固定在动平衡机箱体上,距离电位器由导线连接在电脑板上。角度电位器固定在尺杆尾部,经导线与电脑板相连。指示灯也经导线连接在电脑板上。
2、设置原子印章机构
该机构由原子印章、旋转轴、固定螺栓和测量头组成。其间结构关系是:旋转轴装入尺杆前部的轴孔中,并由固定螺栓连接固定。原子印章装入旋转轴上的印章孔中,原子印章的另一端为测量头。
原子印章的结构与单位原子公章或个人原子名章结构相同,只是外形与印章孔要配套。
工作原理
在动平衡机上装好需要平衡的铝合金轮毂的轮胎。将拉尺拉出,并将测量头靠在轮辋边缘,这时机器就会通过拉尺后端的电位器传出的数据将轮胎的参数自动输入到电脑板中。同时启动机器进行运算,在平衡机的显示窗口会显示不平衡量数值。前后拉动手把,由于距离和角度改变引发电位器改变阻值,指示灯闪烁。当拉尺拉到正确位置时,指示灯停止闪烁。此时就用原子印章进行平衡位置标记:用手扶住拉尺手把并顺时针移动,同时摆动原子印章使其垂直于轮辋内壁切面,稍用力原子印章就会在内壁留下清晰地印记。以该印记为中心,粘贴计算出来的相应质量的铅块,至此就完成了精确的轮胎平衡操作。
本实用新型前端可更换为可调整数值的数字印章。测量头用以测量机器与轮辋的距离。这样可将电脑板计算出来的数据直接印在轮辋相应位置。有利于轮胎生产线上的轮胎平衡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机电结合、操作简单、对平衡铅块的定位快速准确,对于汽车轮胎动平衡作业省时、省力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路原理图
图3为原子印章装配示意图
1-原子印章、2-手把、3-支架、4-尺杆、5-距离电位器、6-角度电位器、7-导轮、8-电脑板、9-指示灯、10-旋转轴、11-测量头、12-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测量拉尺的尺杆4通过支架3固定在动平衡机上,手把2固定在尺杆4前端。手把2前部装由原子印章1和测量头11。旋转轴10装入手把2前部轴孔中,并由固定螺栓12连接固定,原子印章1装入旋转轴10的印章孔中,原子印章下部为测量头11。
距离电位器5和导轮7固定在动平衡机箱体上,距离电位器5由导线与电脑板8连接。角度电位器6固定在尺杆4尾部,由导线与电脑板8连接。指示灯9由导线连接在电脑板8上,电脑板8直接驱动指示灯9闪烁,指示拉尺位置。导轮7上绕有导轮线,其一端固定在距离电位器5上,另一端固定在尺杆4尾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恩贵,未经魏恩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46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