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生物质燃料锅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14558.0 | 申请日: | 2007-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38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庞明礼;腾万路;胡明生;刘大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森燃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B40/00 | 分类号: | F23B40/00;F24H1/40;F23B101/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史旭泰 |
| 地址: | 110179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生物 燃料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固体生物质燃料锅炉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尚没有一种比较理想的生物质类燃料的锅炉产品,各种生物质燃料锅炉的设计仍然沿用燃煤锅炉层燃烧的方式来制造,没有新的大突破。生物质燃料的含水量较大,约10-12%,是煤的含水量的4-8倍。因此,在使用相同锅炉的情况下,同以煤为燃料相比,以生物质燃料为燃料产生的烟气量约是煤的1-2倍。生物质燃料密度较小,进入炉体内燃烧时,可随着水分蒸发,漂浮在炉内燃烧。
从燃料的燃烧过程看,大多数生物质燃料在干燥后,挥发分快速脱离母体迅猛燃烧,而不附着在生物质燃料表面燃烧,这与煤的燃烧机理是完全不同的。挥发分逸出后的燃料剩余物为黑色或呈焦碳状暗红色,未见明显的火焰,依靠燃烧池内壁的辐射热缓慢燃烧,燃尽时间也较长。因为生物质燃料中通常都含有大量的碱金属元素(钾、钠等),所以,目前燃用生物质燃料的锅炉都会出现炉排结焦、结瘤、断焰,不能连续运行和不能长时间间歇燃烧的状况;需要经常停炉清渣和重新点火。因此,生物质燃料锅炉广泛推广使用受到了严重制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燃烧过程中不结焦、不结瘤,可长时间连续运行的固体生物质燃料锅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保温层的炉体,炉体的下部为燃烧池,其结构要点燃烧池的内壁为镁碳材料的表面层、镁碳材料的炉排,燃烧池的侧方为进风孔;燃烧池的一端为落灰槽,燃烧池的另一端设置有推块,推块通过凸轮机构同电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燃烧池的内壁为镁碳材料的表面层、镁碳材料的炉排,就会在燃烧池的内壁形成高温,使挥发分逸出后的燃料剩余物迅速气化、缓慢燃尽,就避免了在停炉后,因速冷而结焦、结瘤、断焰,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的长时间连续运行。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秸秆等固体生物质燃料的燃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包括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包括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保温层11的炉体10,炉体10的下部为燃烧池23,燃烧池23的内壁为镁碳材料的表面层20、镁碳材料的炉排25,燃烧池23的侧方为进风孔21;燃烧池23的一端为落灰槽1,燃烧池23的另一端设置有推块22,推块22通过凸轮机构24同电机相连。
炉体10的前拱17、后拱13之间为喉口15,喉口15上方为燃烧室14;燃烧室14同炉体10外储料箱18底部的螺旋上料机19相连。
这样,生物质燃料颗粒由储料箱18、经多个螺旋上料机19均匀的送到喉口15前拱17的斜坡处16,依靠自重下滑,再经喉口15落于燃烧池23中。喉口15的作用:一是使燃烧池23中的燃料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在此处形成火炬,点燃下落的新燃料;二是使新燃料在下落的过程中形成燃料帘,使上升的烟气中夹杂的飞灰同新燃料发生碰撞,将其带回燃烧池23内,以净化烟气。
炉体10内的燃烧室14、烟气净化沉降室9、热交换室4依次相连,相应于热交换室4的炉体10上设置有排烟道5。热交换室4内的热交换管3分别同炉体10上的上锅筒7、下锅筒2相连。上锅筒7、下锅筒2分别同炉体10内的水管12、烟气净化沉降室9内的换热管8相连;以使上锅筒7、下锅筒2充分吸收燃料燃烧的热量。
为使燃烧室14内的烟气折返经过热交换管3,使其热量为热交换管3内水所充分吸收;热交换管3的上方及相邻的热交换管3的下方为断开部分6。
燃烧池23的下方设置有风箱26;中压风通过风箱26、燃烧池23侧方的进风孔21进入。
所述的镁碳材料是同行普通技术人员易实施的现有技术,即由磷片石墨、镁、高铝水泥混匀后,压制、烧结而成;例如,磷片石墨可为45%、镁为35%,其余为高铝水泥,然后混匀、压制、烧结而成。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使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森燃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省森燃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4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