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拉式卸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3688.2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5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廉锡金;姜义;谭建力;贺志庆;杨国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河石油勘探局 |
主分类号: | E21B34/12 | 分类号: | E21B34/12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景友 |
地址: | 12401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拉 式卸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泵作业在起出井内泵管时,使油管内的液体从卸油管卸入套管内的卸油器,尤其是一种可拉式卸油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卸油器类型为内拉剪切环式卸油器,外摩擦式卸油器和撞击式卸油器,内拉剪切环式卸油器加工工艺复杂,在结蜡严重井内,易出现上提负荷大造成抽油杆断脱和卸油装置不工作污染井场的问题,外摩擦式卸油器结构复杂,体积过大,在套管变形的井内无法使用,撞击式卸油器如果出现撞击力过大,易造成接头脱落掉入井底,撞击力过小,剪切销钉不断,卸油器将起不到卸油作用而可拉式卸油器的应用将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便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可拉式卸油器。能在起油管时将油管内存的液体完全卸入到套管中,不仅能避免污染环境,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提出任务,本实用新型是由主体、拉杆、背帽、抽油杆接箍,“O”型密封圈组成;所述的主体上面有一卸油孔,在拉杆外圆台阶上套有滑套,主体内壁镶嵌有油环。使用时,将镶有油环的卸油器的下端连接在深井泵以上的油管上端,在主体上端连接油管,然后将抽油杆接箍连接在柱塞以上的抽油杆上端,滑套装在拉杆上面,然后拧上背帽,当背帽上端接入抽油杆后再下井。滑套在抽油杆的重力作用下,与卸油器的主体和油环一起下入至井底。当在检泵作业起出井内泵管时,通过提拉抽油杆,使拉杆和滑套同时上升,滑套与镶嵌在主体内壁上的油环接触并使油环上提打开主体上面的卸油孔,将油管内存有的液体从卸油孔泄到套管内,从而实现卸油功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特点。
由于在卸油器的主体内壁上镶嵌有滑套、油环;下井前油环封住卸油器上面的油孔,下井后,当提拉泵管柱时,滑套能将油环提升并打开卸油孔将油管内存有的液体排泄到井内套管中,这样可避免液体在泵管上提时液体流到地面,从而达到防止污染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由1、背帽,2、拉杆,3、主体,4、油环,5、滑套,6、“O”型密封圈,7、抽油杆接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实施例给出,下面结合附图予以说明:
图中:主体3为一不同直径的圆管,在大端直径管壁上开有卸油孔,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在管式泵上面的油管接箍处(图未画),上端通过螺纹连结油管、油环4镶嵌在主体3内壁上封堵住主体上面的卸油孔,拉杆2的下端与油杆接箍7连接,该接箍与管式柱塞泵上面的抽油杆连接,滑套5套入在拉杆2上面,拉杆上端通过螺纹与背帽1相连接,背帽1作用是限制滑套5从卸油器上面脱离,背帽1上端连接抽油杆(图未画)“O”型密封圈6起到密封与拉杆2之间环形空间作用。当往油井内下入抽油杆时,由于抽油杆的重力作用,卸油器内带有开口槽的滑套5随柱塞、抽油杆、抽油杆接箍7、拉杆2、背帽1一起下入到主体3和油环4以下的井底。抬泵作业当起出井内泵管时,拉杆2和滑套5同时上升,当接触到油环4时,滑套5将镶嵌在主体3内壁上的油环4提升,打开主体上面的卸油孔,这样就可以将油管内存的液体泄到套管内,实现卸油功能,避免液体在泵管上提时流到地面,起到防止污染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未经辽河石油勘探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3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潢锯台专用集尘箱
- 下一篇:电子连接器的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