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料电池组伏安特性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13601.1 | 申请日: | 2007-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02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清;韩亚民;孙德尧;王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洪福 |
| 地址: | 116025辽宁省大连市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电池组 伏安 特性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安特性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测试、精度高的燃料电池组伏安特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末,燃料电池这种新型、绿色能源的问世,各个国家都在努力进行研制,使其实现工业化。虽然我国的技术水平处在世界领先,但其检测技术还存在不足,其中燃料电池组伏安特性的测试国内还是采用滑动电阻或者是以开关控制固定的电阻分档加载的方法这样精度和器件达不到要求,其设备的控制复杂还难以实现要求。在不断探索的工作中用到了IGBT时,发现其允许功耗为1500W(CM200HA),而SKM400GA128D功耗可达2KW。那么对IGBT加以控制不就可以作为可控的电子负载进行使用了吗。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燃料电池组伏安特性测试装置,从而使燃料电池组的输出特性测试更方便、可靠和准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燃料电池组伏安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IGBT、跟随器、放大电路、比较器和分流器;
所述IGBT作为执行元件,吸收燃料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将其转换成热能而耗散;
所述比较器将给定电压和反馈电压进行比较;
所述跟随器对比较器的输出的控制电压进行整定;
所述分流器将流过IGBT的导通且电流进行信号转换,转换成电压信号作为反馈信号;
所述放大电路对反馈电压进行放大;
所述给定电压加在比较器的一端同反馈电压进行比较,控制电压输入电压输入到跟随器中,将处理后的电压加在IGBT的控制极上,当电压大于IGBT导通电压后IGBT导通,导通电流流过分流器后,分流器进行采集,将其转换为反馈电压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将反馈信号传到比较器的另一端构成闭环调节回路。所述给定电压大于反馈电压2mv时,比较器输出控制电压。所述跟随器的输入端并有电容C1,IGBT的控制极并有电容C2。所述跟随器由三极管构成。比较器可以换成放大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负载设计与制作方法,思路清晰、设计简便,容易制作和调试,元器件少、造价低,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以替代进口该类产品,节约大量经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1幅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跟随器,2、放大电路,Q1、IGBT,Q2、8050,U1、比较器,U2、AD62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燃料电池组伏安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IGBT Q1、跟随器1、放大电路2、比较器U1和分流器;所述给定电压加在比较器U1的一端同反馈电压进行比较,控制电压输入电压输入到跟随器1中,将处理后的电压加在IGBT的控制极上,当电压大于IGBT导通电压后IGBT导通,导通电流流过分流器后,分流器进行采集,将其转换为反馈电压信号经放大电路2放大后将反馈信号传到比较器的另一端构成闭环调节回路。所述跟随器1的输入端并有电容C1,IGBT的控制极并有电容C2,所述跟随器1由三极管构成,所述比较器U1可以换成放大器。
其中电子负载即受控可变负载,以给定电压来控制燃料电池组的输出电流:给定电压正比于电池组的输出电流。这种由电子元器件购建的装置相当于一个可调控的负载电阻,故称电子负载。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给定电压大于反馈电压2mv时,比较器U1输出控制电压。其中比较器U1选用LM339型比较器,其中跟随器1由三极管8050Q2及电阻R8组成的,放大电路2采用运放AD620 U2构成放大电路,给定电压加在比较器的正输入端;一旦给定电压大于2mv,则输出为高,C1充电电压上升,8050导通并电流增大,C2充电IGBT的控制极电压上升,IGBT导通电流增加,分流器电流增加,AD620运放输出脚电压上升,它反馈到比较器的负端,直至反馈信号等于给定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3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