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去除冷轧带钢表面乳液残留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13429.X | 申请日: | 2007-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68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 发明(设计)人: | 胡宏旭;蔡恒君;高毅;许国林;杨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战志新 |
| 地址: | 11402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冷轧 带钢 表面 乳液 残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去除冷轧带钢表面乳液残留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冷轧带钢技术领域,轧后钢板表面一直存在着乳液残留的难题。现有的清除乳液残留装置一般是由单、双排直条型风梁及风嘴构成。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风梁为直条型,风嘴的排布在一条水平线上,故此每个风嘴所喷吹的风力之间容易重叠,并相互干扰,难以形成风幕,吹扫效果很不理想。尤其是当轧机的出口速度达到700m/min以上时,速度越高风嘴吹扫范围越大,风嘴喷吹相互干扰也就越大。因此,利用现有的轧后吹扫装置很难将钢板表面进行彻底吹扫,致使轧制乳液残留于成品钢板表面,几天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出现点、块状锈蚀等缺陷,严重影响钢板的表面质量。特别是冷轧后供镀锌基板,如果表面存在乳液残留并已形成锈蚀,在进行镀锌时就会造成露铁缺陷,对于镀锌产品来讲就意味废品,就会造成非计划。据统计平均每月因乳液残留导致质量不合格钢板近500吨,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钢板表面的锈蚀缺陷,提高成品钢板合格率而研制了一种能够彻底去除冷轧带钢表面乳液残留的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一种不同于传统结构的吹扫装置,是由风梁及风嘴构成。主要技术特征是:采用直条型风梁与V字型风梁相互配合的组合方式,将风梁设计成V字型,角度控制在150°~180°之间,最佳角度为160°;风梁上设置有风嘴,其个数依据钢板的宽度而定,风嘴与钢板之间的夹角控制在30°~60°度之间。该装置由于两个最佳角度的相互配合,使所喷吹出的风力在钢板上面能够形成风幕,将乳液残留彻底吹扫干净,以确保成品钢板的表面质量。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直条方式风梁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造价格低廉,便于推广使用;
2.吹扫效果良好,能将由乳液残留所造成的非计划品率控制在0.08%以内;
3.减少废品,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线组合示意图
图中1风梁,2风嘴,3总风管道,4机架,5防缠导板。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风梁1及风嘴2构成。在总风管道3上设置单排或多排V字型风梁1,角度控制在大于150°,小于180°;其角度控制非常关键,若角度太小,在高速轧制时会造成反溅,残留乳液形成点状锈蚀;若角度太大,又会形成风幕干扰,效果不佳;因此,确定目标最佳值为160°。风梁1上设置有风嘴2,其个数依据钢板的宽度而定,风嘴2与钢板之间的夹角控制在30°~60°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条型风梁与V字型风梁相配合的组合方式,即第一排采用直条型风梁,第二排和第三排均采用V字型风梁,角度为160°。在线组合方式如图2所示,将该装置安装在终轧机架4的出口处,在钢板的上下分别设置有上三、下一排风梁1,第一排为直条型,设置8个风嘴2;第二排风梁置于终轧机架4内防缠导板5的下方,分别设置上下对称式风梁1,即上面为V字型,设置12个风嘴2;下面为直条型,设置8个风嘴2;第三排为V字型风梁1,设置12个风嘴2;在本装置中,风嘴2与钢板之间的角度均控制在30°。
试验结果表明,本装置前面采用直条型风梁,后面采用V字型风梁相互配合的组合方式,吹扫效果最理想。即第一排为直条型风梁,风嘴2与钢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60°;第二排与第三排为V字型风梁,风嘴2与钢板之间的角度均控制在30°;这样交叉组合的效果是,第一排先吹大面,第二排进行预吹扫,第三排彻底净化。
本实用新型在2130冷轧机组试运行,当最大轧制速度达到1200m/min时,钢板表面也没有出现可视的乳液残留痕迹,证明由V字型风梁排布的风嘴所喷出的风力能够形成风幕,具有良好的清理残留乳液效果。该机组平均月生产冷硬面板5375吨,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将由乳液残留所造成的非计划品率控制在0.08%以内,每月减少由于乳液残留导致的非计划成品钢材量430吨,每吨按500元计算,年创经济效益达260多万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34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带RF伪正弦信号发生器
- 下一篇:型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