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煤气净化洗涤塔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13300.9 | 申请日: | 200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17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马芳;王爱国;吴振国;王树凡;徐铁燕;李继宏;张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K1/02 | 分类号: | C10K1/02;C10K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煤气 净化 洗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煤气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湿法除尘的转炉煤气净化洗涤塔。
背景技术
转炉煤气湿法除尘的净化装置主要包括一级文氏管、二级文氏管、一级脱水器、二级脱水器和循环喷水系统。由于一级文氏管和二级文氏管采用并列横向布置,一级脱水器和二级脱水器采用的是弯头脱水器,不仅占地面积较大,而且弯头脱水器和二级文氏管喉口容易发生堵塞,使得除尘系统阻力增加,导致转炉炉口冒烟,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净化效率低。除此之外,与并列横向布置的一、二级文氏管相适应的并联供水方式还会造成比较高的水、电消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投资省,水、电消耗低,系统不易堵塞,净化效率高的转炉煤气净化洗涤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炉煤气净化洗涤塔主要由一级文氏管、排水器、二级文氏管、脱水器和供水系统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将一级文氏管、排水器、二级文氏管和脱水器自上而下布置在一个塔体内,并将一级文氏管通过溢流水封槽与余热锅炉的出口相连。一级文氏管收缩段为水冷夹套式,供水系统的多个水喷嘴布置在一级文氏管收缩段内,一级文氏管扩张段的下部伸入排水器。排水器将塔体空间分隔成气体通道和排水通道两部分,供水系统的多个水喷嘴布置在气体通道的入口处。脱水器安装在二级文氏管扩散段出口处,塔体下部设有一个排水口,此排水口与供水系统中的水泵相连,从脱水器排到塔体底部的水由水泵送至一级文氏管收缩段及溢流水封槽。塔体中下部设有一个煤气排出口。
本实用新型脱水器采用旋流式结构,一、二级文氏管供水系统采用串联供水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转炉煤气净化洗涤塔由于将一级文氏管、排水器、二级文氏管、脱水器自上而下布置在一个塔体内,并且根据这一布置形式改变了一、二级文氏管供水系统的供水方式,取消了传统设备中的连接管道和弯头脱水器,简化了设备结构并减小了系统阻力,因此具有占地面积小,水、电消耗低,系统不易堵塞,净化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转炉煤气净化洗涤塔的示意简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煤气净化洗涤塔主要由一级文氏管8、排水器10、二级文氏管11、脱水器18和供水系统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将一级文氏管8、排水器10、二级文氏管11和脱水器18自上而下布置在一个塔体5内,并将一级文氏管8通过溢流水封槽3与余热锅炉1的出口相连。一级文氏管收缩段4为水冷夹套式,夹套内通有净环水6,供水系统的多个水喷嘴2布置在一级文氏管收缩段4内,一级文氏管扩张段的下部伸入排水器10,并与排水器10底部保持一定的距离。排水器10将塔体空间分隔成气体通道7和排水通道(即排水器)两部分,供水系统的多个水喷嘴9布置在气体通道7的入口处。脱水器18采用旋流式结构,并且安装在二级文氏管11扩散段出口处,塔体下部设有一个排水口19,含尘污水20由塔体5底部排出后,再由水泵21送至一级文氏管8的喷嘴2和溢流水封槽3。塔体中下部设有一个煤气排出口22。
如图2、3所示,排水器10的整体由焊接在塔内两侧的钢结构件14和部分塔体5以及具有一定坡度的底板16围成,底板16上开有一个孔洞15,孔洞下方设有一个排水槽26,在水槽26处的塔体5上设有一个排水口17。排水器中的水通过排水口17排至塔外。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级文氏管喉口调节装置的驱动设备可采用电液推杆,以便于调节阀开口度的自动调节,使得煤气流速控制在50~60m/s,进一步提高一级文氏管8的净化效率。
下面再结合图1将本实用新型转炉煤气净化洗涤塔的洗涤过程简述如下:
转炉煤气由余热锅炉1冷却到900~1000℃后,经溢流水封槽3进入一级文氏管8的收缩段4内,通过布置在该收缩段4内的多个水喷嘴2喷出大量的水使煤气的温度降至饱和温度以下,同时煤气中较粗的尘粒被捕集并排至排水器10,含有大量尘泥的污水由排水口17排出塔外。一级文氏管8出口煤气经由排水器10与塔体5之间形成的气体通道7进入二级文氏管11,布置在二级文氏管11喉口处的多个水喷嘴23喷出的水使得煤气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同时煤气中较细的尘粒被捕集排至塔体5底部。底部含尘污水20由水泵21送至溢流水封槽3和一级文氏管8的喷嘴2。二级文氏管11出口煤气经脱水器18脱水后由煤气排出口22排出。排出煤气24由风机25引至煤气回收及放散系统。
如图1所示,一级文氏管8和二级文氏管11的供水系统采用串联方式。在转炉吹炼期间,洁净的污环水13经管路向二级文氏管11的喷嘴23供水,在转炉非吹炼期间,洁净的污环水13停止向喷嘴23供水,改向二级文氏管11喉口上方的喷嘴12和喷嘴9供水。在转炉吹炼和非吹炼期间二级文氏管11的含尘污水20由塔体5底部排出后,再由水泵21送至一级文氏管8的喷嘴2和溢流水封槽3。一级文氏管8含尘污水经排水口17排出塔外,送至污水处理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未经鞍钢集团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33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虫防蚊的纺织物
- 下一篇:整体式汽车电动天窗防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