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捕苍蝇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2664.5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9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炳枝;蔡深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炳枝;蔡深海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东煜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苍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捕苍蝇的机器。
背景技术
现今一般诱杀苍蝇的方法,主要为使用粘蝇纸、蓝灯电子捕蝇器及喷洒杀虫剂,但都有浪费资源或对环境影响有关的存在。因此,采用相关的自动捕苍蝇机,其结构设有一驱动装置,带动诱蝇滚筒将苍蝇随滚筒转入捕蝇机内。目前应用的捕蝇机,其诱蝇滚筒为具有三面的三角形滚筒或具有四面的四角形滚筒,不论滚筒是三面或四面,每一单面的两侧都是前、后对角棱线,当滚筒转动时,前对角棱线会先入于弧形透明罩下,这时苍蝇若停留在滚筒单面上,则会随着旋转中的滚筒进入透明罩下,这时与弧形透明罩之间的诱蝇空间会越来越小,当苍蝇随滚筒渐渐转入捕蝇机内部深处后,敏感的苍蝇会开始警觉情况不对而起飞,这时诱蝇滚筒的后对角棱线尚未将诱蝇空间封闭,所以警觉性高的苍蝇就会由透明罩的入口槽飞出,因此捕蝇效果有限,只能达到预期的百分之五十至六十,尤其三角形滚筒的捕蝇效果比四角形滚筒更差,所以,总有很好的诱蝇功能,却没有很好的捕蝇效率,也是徒劳无功的。上述问题点,在于滚筒的每个单面面积太大,在苍蝇随着滚筒转入捕蝇机深处时,后对角棱线仍未将诱蝇空间封闭,苍蝇随时都能由透明罩入口槽逃出,捕蝇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苍蝇逃出、使其易于进入捕蝇箱内、使捕捉率提高及后续清理方便的捕苍蝇机。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捕苍蝇机,包括捕蝇箱、透明上盖、诱蝇滚筒、驱动装置。捕蝇箱为上部呈开放端的捕蝇箱,透明上盖装在捕蝇箱的上部开口端,诱蝇滚筒装在捕蝇箱内且部分露出于其上部开放端,捕蝇箱内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连接诱蝇滚筒,驱动诱蝇滚筒旋转,其特点是:透明上盖是呈弧形覆盖在诱蝇滚筒上,其具有入蝇用的入口槽以供苍蝇导入,而诱蝇滚筒设成具有六个面及六个对角棱线的六角转轮,在六个面的各表面以涂布或放置手段设置诱蝇用的诱蝇剂。
上述的诱蝇滚筒是由两侧盖板、六根连接杆及诱蝇布套组成,六根连接杆分别以其两端连接两侧盖板,诱蝇布套套装在六根连接杆上,其外围呈现六个面,在六个面的诱蝇布套上涂布诱蝇剂。所述的诱蝇布套的厚度为0.5mm-1mm。
上述的透明上盖通过两侧的侧盖固定在捕蝇箱上。
上述的诱蝇滚筒一端以滚筒离合轴连接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是由减速马达与齿轮所组成。
上述的捕苍蝇机,可设成一种捕苍蝇机,由一上部呈开放端的捕蝇箱,一设置在捕蝇箱内且部分露出于上部开放端的诱蝇滚筒和一设置于所述的捕蝇箱内且用于带动诱蝇滚筒旋转的驱动装置,其特点是:所述捕蝇箱的前部具有开放端,其内设置抽取式集蝇盒,集蝇盒上表面设有一横向开口,开口并设置封闭用的活动盖。所述捕蝇箱内侧壁上设有轨道,在集蝇盒推入捕蝇箱时,借助轨道令活动盖开启,并使活动盖的一端紧靠于诱蝇滚筒表面,当集蝇盒取出后,使活动盖自动关闭横向开口。所述的活动盖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活动弹簧扣,活动弹簧扣与集蝇盒上的弹簧连接。所述集蝇盒的上表面还设置多个小于苍蝇体积的小孔洞。
上述的捕苍蝇机,还可设成一种捕苍蝇机,由一上部呈开放端的捕蝇箱,一设置在捕蝇箱内且部分露出于上部开放端的诱蝇滚筒和一设置于所述捕蝇箱内且用于带动诱蝇滚筒旋转的驱动装置,其特点是:捕蝇箱是由底座及设于底座后端的弧形后挡板所组成,捕蝇箱前部具有开放端,且内部枢设一活动挡板,当集蝇盒由捕蝇箱前部开放端推入后,借助集蝇盒推动活动挡板一端上升,而使活动挡板的另一端下降并远离诱蝇滚筒以呈开放状,使苍蝇能导入集蝇盒内,当集蝇盒取出时,能使活动挡板的一端自动下降,而另一端上升并紧靠诱蝇滚筒。
上述的后挡板连接一扩张弹簧,由扩张弹簧顶擎枢设的活动挡板一端,而使另一端能紧靠于诱蝇滚筒。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积极效果是:
1、该诱蝇滚筒一共能呈现出六个面,所以单面的面积小于前案三面或四面的单面面积,对于诱捕苍蝇的效果就更好,而且六面的诱蝇滚筒与透明上盖的配合,是该诱蝇滚筒供苍蝇进入捕蝇箱内的最大有效使用面积,换言之,在苍蝇随诱蝇滚筒转入深处而警觉情况不对时,诱蝇空间已经封闭,使苍蝇无法由入口槽飞出,因此捕蝇的成功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再者,使用诱蝇布套做为涂布诱蝇剂用,能方便更换,且涂布诱蝇剂的面积及范围也较前案为大。
2、借由集蝇盒的活动盖,与诱蝇滚筒表面产生接触,且以集蝇盒让活动挡板开启,如此便能使苍蝇无法由捕蝇箱的侧部开放端往外飞出,强制苍蝇只能飞入集蝇盒内,因此,只要苍蝇入内后,就不能再飞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炳枝;蔡深海,未经刘炳枝;蔡深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2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