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控直热式高温供暖/热水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12424.5 | 申请日: | 2007-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8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春;万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春 |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 |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曲宝威 |
| 地址: | 116021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控直热式 高温 供暖 热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暖/热水设备,特别是一种电控直热式高温供暖/热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供暖期所使用的供暖设备较多,有的通过供暖公司进行集中供暖,在不便于集中供暖的地区,多数采用了单独供暖方式,包括不便于集中供暖的居民小区、学校、工厂等。单独供暖时,均是采用了供暖炉进行供暖,现有的供暖炉有燃煤的,也有燃油的。燃煤供暖炉由于直接燃烧煤碳,不卫生,有炉渣和烟气排出,对环境造成污染,还需要对煤碳和炉渣进行运输,劳动强度大,热效率低;燃油炉虽然克服了燃煤炉的不足,但由于是对油的燃烧,也有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其温控复杂,油作为燃料,还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污染环境、安全可靠、好控制、结构简单的电控直热式高温供暖/热水设备,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直热式高温供暖/热水设备,它包括筒体4,在筒体4上设有冷水进口18和热水出口19,连通冷水进口18和热水出口19的水管位于筒体4内侧的加热腔17内,加热腔17内设有传热介质和与电控装置相接的电加热管10,电加热管10连接在筒体4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直热式高温供暖/热水设备,其中所述的筒体4内上部设有上支撑管板3,下部设有下支撑管板11,在上支撑管板3和下支撑管板11之间形成所述的加热腔17,在筒体4内上支撑管板3的上方形成热水腔2,下支撑管板11的下方形成进水腔16,所述的连通冷水进口18和热水出口19的水管结构是在加热腔17内筒体4的内侧面上设盘管5,盘管5的一端与冷水进口18相接,盘管5的另一端与进水腔16相连通,在上支撑管板3和下支撑管板11上设有若干个连通进水腔16和热水腔2的换热管6,所述的热水出口19与热水腔2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直热式高温供暖/热水设备,其中所述的筒体4的内侧或外侧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直热式高温供暖/热水设备,其中所述的传热介质为导热油。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直热式高温供暖/热水设备,其中所述的筒体4上方设有与加热腔连通的连通器22和与热水腔2连通的压力表安装座21,筒体4的底部设有排污口14。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直热式高温供暖/热水设备,其中所述的电加管10端头的安装法兰8与筒体法兰7相接,筒体法兰7连接在筒体4上,在筒体法兰7的侧面设有油温热电偶检测口23。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直热式高温供暖/热水设备,由于在筒体4上设有冷水进口18和热水出口19,连通冷水进口18和热水出口19的水管位于筒体4内侧的加热腔17内,加热腔17内设有传热介质和与电控装置相接的电加热管10,电加热管10支撑在筒体4上,工作时电加热管10将加热腔17内的传热介质加热,传热介质再加热水管内的水,使供暖用水自冷水进口18进入,被加热后自热水出口19排出,这种电控直热式高温供暖热水设备由于不燃煤、不燃油,没有炉渣和烟气的排放,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无需运输煤碳和炉渣,也没有燃油的运输,降低了劳动强度,电加热方式好控制易操作,效率高,成体低、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控直热式高温/供暖热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控直热式高温供暖/热水设备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控直热式高温供暖/热水设备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4为筒体,筒体4为钢板制作,呈圆筒状。筒体4的内侧或者外侧复合有保温层,其结构与现有技术的燃煤炉的筒体相同,不再详述。
在筒体4的外侧面焊接有冷水进口18和热水出口19。筒体4的内侧上部焊接有钢板材料的上支撑管板3,下部焊接有钢板材料的下支撑管板11,上支撑管板3与下支撑管板11平行且水平设置。在上支撑管板3和下支撑管板11之间形成加热腔17。在筒体4内上支撑管板3的上方形成热水腔2,下支撑管板11的下方形成进水腔16。
冷水进口18和热水出口19之间连通有水管,连通冷水进口18和热水出口19的水管结构是:在加热腔17内筒体4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等间距、等直径、的螺旋式盘管5,盘管5与筒体4之间可为焊接固定或通过支架支撑在筒体4的内侧壁上。盘管5的一端与冷水进口18相接,盘管5的另一端出水口13与进水腔16相连通。在上支撑管板3和下支撑管板11上焊接有若干个连通进水腔16和热水腔2的换热管6,所述的热水出口19与热水腔2连通。
加热腔17内以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传热介质充满加热腔17的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春,未经王德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2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