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密码井盖锁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11592.2 | 申请日: | 2007-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47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宋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贵波 |
| 主分类号: | E05B65/00 | 分类号: | E05B65/00;E02D29/12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于菲 |
| 地址: | 118100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密码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下水井盖的锁定装置,具体说是一种机械密码井盖锁。
背景技术
现在城市道路上的下水井的井盖很多都没有锁定装置,所以造成有些井盖的丢失。有一些井盖采用了磁性锁来锁定。由于下水井盖所处的环境和位置决定了磁性锁的周围有很多的杂物存在,其中有磁性物资吸附到锁上,使磁性锁失灵。普通的机械弹子锁不适合使用于对井盖的锁定。现有的普通弹子锁的弹子是在锁芯内径向运动的,安装在井盖上以后,弹子运动的槽是水平槽。现有弹子锁的锁芯孔和弹子槽都是盲孔,极易被一些污物堵塞。所以进入其中的污物就不易自行排除,造成弹子锁的失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机械密码井盖锁,它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能够适应道路上污物多的使用环境,提高其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与井盖固定连接的锁体,锁体内安装有锁芯,其特征在于锁芯上铰接有锁定杆,锁定杆的另一端与固定在井盖上的支撑座插接,锁芯中心开有轴向贯通孔,在贯通孔周围开有轴向弹子孔,弹子孔中装有弹簧和带突起的弹子,弹子孔的内壁开有钥匙移动的豁口,外壁开有弹子突起运动的豁口。
上述锁芯至少开有两个弹子孔并安装有弹簧和弹子。与锁芯铰接并插装在支撑座内的锁定杆至少有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其锁芯中心开有通孔,并且锁芯上的弹子槽和锁体上的滑槽都是轴向贯通的,所以一旦有污物进入,很容易排除。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锁定点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灵活适用,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井盖锁安装在井盖上并将井盖锁定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的井盖锁安装在井盖上、对井盖的锁定释放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井盖锁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的端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剖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锁芯的端面示意图。
图8是图7的C-C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3-8,井盖锁2的锁体6上通过螺钉15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板9,连接板9用螺栓8固定安装在井盖1上,以达到锁体6与井盖1固定连接的目的。图中7是固定安装在锁体6外面的锁壳。由图可见,锁体内装有锁芯13,锁芯13的中心开有轴向的贯通孔22,在贯通孔22的周围开有弹子孔20,弹子孔内装有弹簧14和一侧带有突起的弹子16。弹子孔20的内外两侧开有豁口21和19,同时在锁体6上与弹子孔20相对应的位置开有轴向槽17。其中弹子孔内侧的豁口21是为开锁时钥匙5的移动而备,而弹子16向下移动时,其一侧的突起则在弹子孔外侧的豁口19和锁体6的轴向槽17中上下移动。锁体6内还开有一个环型槽18,当弹子一侧的突起下移到环型槽18的位置时,即可以在钥匙的带动下在环行槽内转动,同时带动锁芯转动。在锁芯13的下端铣扁,固定插装有一个转板12,并用螺母11紧固。转板12的周边用铰轴10铰接有三个锁定杆4,锁定杆4的另一端插装在与井盖1固定安装的支撑座3内。
图1和图2所示的是井盖的下面,本实用新型的井盖锁2安装在井盖的下面。图1是井盖锁定时的状态,锁定杆4伸出,将井盖与下水井的井壁锁定在一起。当将钥匙5插入锁芯中心的贯通孔内并向下压,迫使弹子16沿弹子孔和弹子孔外侧的豁口及锁体上的轴向槽向下移动,当移动至锁体6内的环行槽18时,扭动钥匙,即可以使弹子带动锁芯转动,同时使转板12转动,使锁定杆4回缩,井盖与井壁脱离。
在上述结构中,为了防止螺纹连接的地方松动,采用销钉紧固,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四个弹子的弹子锁,在井盖的锁定时,采用三点锁紧的三个锁定杆。这只是一种具体实例,在实施的过程中,凡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的具体结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贵波,未经宋贵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1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