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波浪能发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1504.9 | 申请日: | 2007-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2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于孝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孝仁 |
主分类号: | F03B13/18 | 分类号: | F03B13/18;H02K7/18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孔金满;颜伟 |
地址: | 224200江苏省东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浪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波浪能发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农业、商业、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用电量越来越大,电力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常规的火力发电要消耗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不可再生资源正在日趋枯竭,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大量可再生的能源,例如大江、大河、大海中的波浪能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渴的能源。但是,这种能源至今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究其原因,就是尚未开发出一种能够有效利用这种能源的发电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性能可靠的波浪能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波浪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由固定在海底上的带有锚绳环的锚石,通过锚绳与此锚石相连接的浮桶,通过浮排柱脚与此浮桶相连接的浮排,与此浮排相连接的发电机,穿过此浮排和浮排上的发电机的滑轨,连接在此滑轨下端的浮板所组成。
所述的发电机由包括上顶框、下顶框、侧面框的发电机框架,设在此发电机框架内侧周边的内设线圈的线圈管,设在此发电机框架内侧周边的线圈管中的内设磁铁的磁铁柱所组成。
所述的发电机框架的上顶框、下顶框的线圈管之间设有内装滑轮的滑轮架,此滑轮与所述的滑轨作滚动配合。
所述的发电机框架的上顶框、下顶框通过线圈管卡子与线圈管相连接。
所述的内设线圈的线圈管上顶部设有输出电线,此输出电线与外接线插座相连接。
所述的磁铁柱向下延伸到所述的浮板上的磁铁柱底座中,所述的滑轨通过滑轨底座与所述的浮板相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机,在上下起伏的波浪的作用下,受滑轮组控制的滑轨下端的浮板也在作上下定向运动,从而带动磁铁柱作上下定向运动。于是置于浮排上的发电机架四角上的线圈管内的线圈便切割磁铁柱所产生的磁力线,线圈内就产生电流,此电流通过输出电线输入到电网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可以充分利用大江、大河、大海中的波浪能,这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2、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设备投资少,见效快;可以长期稳定地提供电能;
3、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排污为零,有利于环境保护;
4、设备建成后可以长期稳定地提供电能而无需消耗更多的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电机部分的放大经结构示意。
图3为发电机框架上部、下部的放大经结构示意。
图4为线圈管部分放大经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由固定在海底1上的带有锚绳环7的锚石4,通过锚绳3与此锚石4相连接的浮桶2,通过浮排柱脚8与此浮桶2相连接的浮排9,与此浮排9相连接的发电机,穿过此浮排9和浮排上的发电机相连接的滑轨6,连接在此滑轨6下端的浮板5所组成。
如图2所示,所述的发电机由包括上顶框、下顶框、侧面框的发电机框架12,设在此发电机框架12内侧周边的内设线圈的线圈管13,设在此发电机框架12内侧周边的线圈管13中的内设磁铁的磁铁柱10所组成。
如图3所示,所述的发电机框架的上顶框、下顶框的线圈管13之间设有内装滑轮11的滑轮架15,此滑轮11与所述的滑轨6作滚动配合。
如图3所示,所述的发电机框架的上顶框、下顶框通过线圈管卡子18与线圈管13相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的内设线圈19的线圈管13上顶部设有输出电线20,此输出电线与外接线插座21相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的磁铁柱10向下延伸到所述的浮板5上的磁铁柱底座16中,所述的滑轨6通过滑轨底座17与所述的浮板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波浪能这种可再生的能源;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设备投资少,见效快;可以长期稳定地提供电能;有利于环境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孝仁,未经于孝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15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