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1335.9 | 申请日: | 200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11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宋发刚;郝国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威尔玛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 |
代理公司: | 鞍山大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聂振峡 |
地址: | 114021辽宁省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模板 施工 跟进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高层建筑电梯井墙体混凝土结构现浇施工设施,特别涉及一种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
背景技术
在大型、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由于电梯井施工空间狭小,施工速度很慢、施工效率很低、现场作业难度大。因此,加快电梯井墙体混凝土结构现浇施工效率,往往成为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的迫切课题。采用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可以大大加快电梯井墙体混凝土结构现浇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为解决在大型、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由于电梯井施工空间狭小,施工速度很慢、施工效率很低的瓶颈问题,尽可能为电梯井墙体现浇施工创造便利条件,减轻现场作业难度,大幅度地提高电梯井墙体结构现浇施工效率,提供一种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
本实用新型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内容简述:
本实用新型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其特征在于:是由平台框架、平台面板组件及导向轮组件三部分组成;平台框架是主体部分,由平台边框和四个平台纵肋和四个平台横肋焊合而成;
平台面板组件由平台面板和四个吊耳焊合而成;
导向轮组件是由导向轮、导向轮轴和两个导向轮支架组合而成的,在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的四周均匀安装了八个导向轮组件。
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的长度和宽度的尺寸,应当根据建筑物中电梯井口内截面设计尺寸和电梯井内壁墙体模板的厚度尺寸确定,通常应使跟进平台的8只导向轮与电梯井内壁墙体模板间保持的间距为6~10mm。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电梯井墙体混凝土结构现浇施工的、安全可靠、升降快捷的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而且其结构简单、材料通用,便于施工单位自制,也便于拆装、移位。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侧视图
图2是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吊耳、2是导向轮组件、3是平台面板、4是平台边框、5是平台纵肋、6是平台横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是这样实现的,下面结合附图作具体说明,见图1、图2,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是由平台框架、平台面板组件及导向轮组件三部分组成;平台框架是主体部分,由平台边框4和四个平台纵肋5和四个平台横肋6焊合而成;平台面板组件由平台面板3和四个吊耳1焊合而成;导向轮组件是由导向轮、导向轮轴和两个导向轮支架组合而成的,在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的四周均匀安装了八个导向轮组件。
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的长度和宽度的尺寸,应当根据建筑物中电梯井口内截面设计尺寸和电梯井内壁墙体模板的厚度尺寸确定,通常应使跟进平台的8只导向轮与电梯井内壁墙体模板间保持的间距为6~10mm。
本实用新型电梯井模板施工跟进平台,主要用于大型、高层建筑物中电梯井墙体混凝土结构的现浇施工。使用时1、首先将跟进平台放置于待施工的电梯井位置的正中,跟进平台四周与电梯井墙体的间距尽可能相等。2、施工人员站在跟进平台上,在跟进平台四周,根据电梯井墙体设计位置安置和固定(支护)电梯井最底层的墙体模板。3、实施电梯井墙体混凝土结构的现浇施工,直至拆卸和吊出电梯井内壁墙体模板及其支护构件。4、利用施工现场的起重设施并借助跟进平台的4个吊耳,将跟进平台垂直提升到电梯井内壁第二层墙体模板的安置位置高度。5、施工人员再在跟进平台上,重复上述2~4步的“安置和固定墙体模板”——“墙体现浇施工”——“拆卸和吊出模板及支护构件”——“垂直提升跟进平台”等作业程序,直至电梯井最顶层墙体现浇施工结束并拆卸和吊出电梯井内壁墙体模板及支护构件。6、利用施工现场的起重设施并借助跟进平台的4个吊耳,将跟进平台吊出电梯井并放到下一个电梯井墙体现浇施工工位(或吊至跟进平台存放地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威尔玛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威尔玛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13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