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超导节能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11257.2 | 申请日: | 2007-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87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高洪德;高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洪德 |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F24H9/18 |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东煜 |
| 地址: | 12520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超导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暖设备,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高效超导节能炉。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未提出之前,类似的设备热能利用率都很低,而且对于烟尘的处理也采取简单方法,致使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热能利用率、多功能的高效超导节能炉。
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高效超导节能炉,包括铸铁底板、清灰室、燃烧室、外壁水套、耐火墙、位于正面外壁的炉口、位于由螺栓定位的电镀炉面上的上炉口、超导管水箱、排空烟道,铸铁底板上方安装有清灰室,清灰室上方沿圆周方向安装有外壁水套,外壁水套内侧配置有耐火墙,耐火墙内为燃烧室,燃烧室配置有吸热管、环状吸热管、带封火盘盖的封火盘、封火板、进炕烟道口、排空烟道、上炉口、炉口,上炉口和炉口分别配置有上炉口盖和带炉口盖把手的炉口盖,烟道上壁安装有超导管水箱,燃烧室与清灰室之间安装有摇式炉箅子,进水口位于炉后壁下方。
上述超导管水箱顶部可呈圆弧状,也可呈长方形,在超导管水箱内安装有超导管,超导管上段位于烟道上壁上表面上方,超导管下段段位于烟道上壁下表面下方,超导管水箱上安装有两个出水口和一个温度表,超导管水箱内的传导介质为水。
上述清灰室安装有清灰匣,清灰匣配置有清灰匣拉手。
上述摇式炉箅子为两块,摇式炉箅子的两端分别位于高效超导节能炉左右两壁下端的安装孔中,一块摇式炉箅子的右端安装有清灰控制杆,清灰控制杆的下端通过一枚穿销与炉右侧外壁下端连接,另一块摇式炉箅子的右端安装有传动杆,传动杆通过另一枚穿销与高效超导节能炉右壁下端连接,在清灰控制杆与传动杆之间安装有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配置有超导供暖发生器和吸热器,显著地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可用于暖气采暖,也可供炕面采暖等,一炉多功能:配置有多道烟尘处理程序,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的右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的右视图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高效超导节能炉,包括铸铁底板1、清灰室32、燃烧室33、外壁水套11、耐火墙31、位于正面外壁12的炉口13、位于由螺栓17定位的电镀炉面14上的上炉口15、超导管水箱10、排空烟道8,铸铁底板1上方安装有清灰室32,清灰室32上方沿圆周方向安装有外壁水套11,外壁水套11内侧配置有耐火墙31,耐火墙31内为燃烧室33,燃烧室33配置有吸热管29、环状吸热管30、带封火盘盖35的封火盘34、封火板28、进炕烟道口18、排空烟道8、上炉口15、炉口13,上炉口15和炉口13分别配置有上炉口盖16和带炉口盖把手4的炉口盖5,烟道上壁36安装有超导管水箱10,燃烧室33与清灰室32之间安装有摇式炉箅子24,进水口23位于炉后壁下方。
上述超导管水箱10顶部呈圆弧状,在超导管水箱10内安装有超导管27,超导管27上段位于烟道上壁36上表面上方,超导管27下段段位于烟道上壁36下表面下方,超导管水箱上安装有出水口6、出水口9和温度表7,超导管水箱10内的传导介质为水。
上述清灰室32安装有清灰匣3,清灰匣3配置有清灰匣拉手2。
上述摇式炉箅子24为两块,摇式炉箅子24的两端分别位于高效超导节能炉左右两壁下端的安装孔22中,一块摇式炉箅子24的右端安装有清灰控制杆25,清灰控制杆25的下端通过一枚穿销19与炉右侧外壁26下端连接,另一块摇式炉箅子24的右端安装有传动杆21,传动杆21通过另一枚穿销19与高效超导节能炉右壁下端连接,在清灰控制杆25与传动杆21之间安装有连接杆20。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超导管水箱10顶部呈长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洪德,未经高洪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1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