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00吨级以上单一材质超大型铸钢支承辊的铸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1139.1 | 申请日: | 200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33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夏立军;康秀红;李殿中;柯伟;李依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D25/02 | 分类号: | B22D25/02;B22D3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0 以上 单一 材质 超大型 铸钢 支承 铸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100吨级以上超大型铸钢支承辊整体铸造过程(净重超过100吨支承辊为超大型支承辊),具体地说是一种100吨级以上单一材质超大型铸钢支承辊的铸造装置。它适用于净重在100吨以上单一材质各种型号、规格和材质的铸钢支承辊整体铸造过程。
背景技术
轧钢产量不断加大,尤其宽厚板轧钢生产线不断增加,对100吨级以上超大型铸钢支承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大型轧辊以及超大型轧辊的生产能力有限,以至于轧辊市场呈现了供不应求状态。
世界上能生产超大型轧辊国家主要有德国、日本、韩国等,其中德国的GP轧辊有限公司可以生产各种型号的铸钢支承辊,而日本主要生产锻钢支承辊。5500mm宽厚板轧机支承辊只有德国和日本可以生产,其它国家还不具备生产这种支承辊的能力。德国GP轧辊有限公司采用复合冲洗法生产各种型号的支承辊,所浇注的轧辊的表层材质与心部材质不同,钢水不进行精炼,电弧炉冶炼钢水直接浇注,轧辊夹杂物含量较高。日本生产超大型轧辊主要用锻造的方法,其超大型轧辊为单一材质轧辊,这种轧辊内部质量较好。
由于超大型轧辊热处理铸造技术复杂,热处理时间长,5500mm轧机铸钢支承辊的热处理时间为70~90天,所以超大型铸钢支承辊的生产周期非常长。新的轧钢生产线不断出现,轧辊消耗量日益增加,尤其是超大型轧辊在全世界范围内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锻造方法生产的支承辊,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增加了许多费用,所以急需开发超大型铸钢支承辊制备技术。
超大型轧辊的制备技术难点在于一次冶炼钢水多,轧辊热裂敏感性高,铸件成形困难;热处理时间长,工序多,设备要求严格;轧辊凝固时间长,电加热时间长,偏析难于控制;钢水对模具热冲击大,模具容易开裂,造成浇注失败;轧辊长度太长,补缩困难,容易出现缩孔、疏松缺陷;大型轧辊轴向收缩距离长,所以一旦收缩受阻,就会出现拉应力裂纹,使轧辊报废。净重100吨以上轧辊浇注钢水往往在200吨以上,所以开发难度非常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00吨级以上单一材质超大型铸钢支承辊的铸造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型铸钢支承辊的裂纹、缩孔和疏松问题,使超大型铸钢支承辊国产化成为了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100吨级以上单一材质超大型铸钢支承辊的铸造装置,采用模具整体铸造装置,具有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底座、下辊颈箱、辊身铁模、滑动辊颈、上辊颈箱、冒口箱以及浇注系统,浇注系统为下注与上注结合结构,上辊颈箱及冒口箱为分节结构,冒口箱内设有电加热冒口。
所述的100吨级以上单一材质超大型铸钢支承辊的铸造装置,采用多节上辊颈箱和冒口箱,上辊颈箱和冒口箱分别由2~4节组成,各节箱之间由止口定位,每节箱300~1200mm高。
所述的100吨级以上单一材质超大型铸钢支承辊的铸造装置,采用复合冒口,冒口采用复合材料制成,冒口上部为砂型,高度为200~1500mm,冒口下部采用保温砖砌筑,高度为1000~2500mm。
所述的100吨级以上单一材质超大型铸钢支承辊的铸造装置,采用下注与上注相结合结构时,下注浇注系统由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切线型内浇口组成,圆周放置1~4个浇注系统。
所述的100吨级以上单一材质超大型铸钢支承辊的铸造装置,电加热冒口包括电渣和用于加热电渣的石墨电极。
100吨级以上超大型铸钢支承辊制备过程中,在先进的浇注系统设计、铁模覆砂工艺、切线型内浇口旋转充型方法、顺序凝固技术、滑动辊颈技术、电加热冒口技术等技术基础之上,这些内容已经包含在中国专利申请(专利号ZL200410021595.5,申请日:2004年8月2日,名称:铸钢支承辊整体铸造方法;申请号200610048038.1,申请日2006年10月18日,名称:大型铸钢支承辊制备工艺)中。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上注与下注相结合的浇注工艺,进行多次组箱、多次浇注、多次电加热技术以及复合冒口技术。
1、上注与下注相结合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1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调心圈的圆锥滚子轴承
- 下一篇:一种CAN总线控制的电源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