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管介入导丝夹持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0721.6 | 申请日: | 2007-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1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发;孙志刚;陈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发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F2/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8000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介入 夹持 保护 | ||
1.一种血管介入导丝夹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这种器械的主体是一个由两块能够进行开合动作的硬质构件组成一种可夹持导丝(11)的卡具(1),在卡具(1)上设有与手术台架(7)相联系的连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介入导丝夹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手术台架(7)是手术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介入导丝夹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卡具(1)是两个相对且中部由转轴(3)铰链的硬质杠杆,转轴(3)一侧的杠杆是由弹簧(5)推压的手柄(4),另一侧的杠杆是两个相对挤压的卡头(2),一支杠杆的手柄部位是连接手术台架(7)的连板(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介入导丝夹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板(6)通过螺栓(8)与手术台架(7)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介入导丝夹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板(6)是装在一个滑道(15)上,且与滑道(15)滑动配合,滑道(15)与手术台架(7)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介入导丝夹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板(6)是通过上轮(17)和下轮(14)与滑道(15)相连接,滑道(15)两端与手术台架(7)的一侧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介入导丝夹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板(6)向上伸展后再向一侧弯折,形成一个竖立段和一个水平段。
8.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血管介入导丝夹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板(6)竖立段分成两部分,之间由一个竖立的套管(24)相接,一部分连板与套管(24)相固连,另一部分连板是插入套管(24),且可在套管(24)中滑动的调高杆(22),套管(24)的一侧有水平的螺孔与锁定扳手(23)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血管介入导丝夹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板(6)竖立段和水平段之间由一个水平的套筒(25)相连接,套筒(25)固连在竖立段的调高杆(22)的上端,水平段连板是插入套筒(25)的调长杆(27),在套筒(25)上侧有一个竖立的螺孔与锁定手柄(26)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介入导丝夹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卡具(1)是两个相对的由丝杠(29)串联的滑块,其中一个滑块设有与丝杠(29)相配合的丝孔,另一个滑块与丝杠的端部转动连接,在丝杠(29)的另一端装有摇把(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发,未经杨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07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氟环氧丙烷连续生产的工艺
- 下一篇:氨基酸氮肥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