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逃生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10655.2 | 申请日: | 2007-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2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阎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阎长春 |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 地址: | 116030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逃生装置,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多种环境下逃生的多功能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高楼建筑物中均设置有消防器材(如消火拴、灭火器等),但有时却会由于发现火情不及时等原因,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火势,被困人员只能通过设置在高楼某一固定位置的诸如软梯、缓降器等逃生装置进行逃生。若通向逃生装置固定点的通路不畅,被困人员将无法使用逃生装置,以至于要么被大火吞没,要么冒险跳楼而摔伤或死亡;即使到达了逃生装置固定点,也常常会因为惊慌失措或者体力不支(老人、病人、小孩)等不能手握扶梯下行;使用缓降器则存在着无法控制下降速度的缺点,并且无法及时排除在下降过程中出现的卡住或偏离下降点等故障,给逃生者又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此外,当船只遇险时,现有的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艇等逃生设备并不能使落水者脱离水面,水中的动物可能会对落水者造成伤害;在风大浪高等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救援船只很难接近并救助落水者;如果水温较低时,落水人员容易抽筋、体力不支甚至昏迷,加大了救援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落水者的死亡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多种环境下逃生的多功能逃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逃生装置,设有空心手柄3,空心手柄3的上端设置有工作室10,工作室10内横向设有复位弹簧9和通孔滑块8,通孔滑块8外端与压杆2接触,工作室10上设有气囊1,与空心手柄3下端相接有输气管道4。
与所述输气管道4相接有小型氢气瓶11,在所述气囊1上设置有压力表7和减压阀5。
所述气囊1的下端设有气囊基座12,所述压力表7和减压阀5设置在气囊基座12上。
与所述工作室10或空心手柄3相接有安全带连接装置6。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不仅便于携带而且造价低廉、维修容易。更主要的是易于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达到逃生目的,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火灾、船只遇险等多种环境的逃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设有空心手柄3,即有上、下贯穿通孔的手柄,在空心手柄3的上端设置有与空心手柄3内通孔相通的工作室10,工作室10内横向设有复位弹簧9和通孔滑块8,通孔滑块8外端与压杆2接触,工作室10上设有气囊1,与空心手柄3下端相接有便于与氢气瓶相接的输气管道4。为了使用更加方便,可与输气管道4固定相接有小型氢气瓶11,在所述气囊1上设置有压力表7和减压阀5。为增加压力表1和减压阀5与气囊1的结合强度,最好在气囊1的下端设有气囊基座12,压力表7和减压阀5均设置在气囊基座12上。可与工作室10或空心手柄3相接有安全带连接装置6。
工作过程:
1.遇险时,压下压杆2,压杆2推动通孔滑块8在工作室10内滑动,复位弹簧9被压紧,当通孔滑块8上的通孔恰好位于空心手柄3内通孔的上方时,小型氢气瓶11开始向气囊1内输送氢气,通过压力表7观测气囊1内压力,防止压力过大造成气囊破损。一旦压力过大、需要降低气囊1内的压力时,可以通过减压阀5进行调节。当氢气充满气囊1后,松开压杆2,复位弹簧9会推动通孔滑块8回到初始位置,空心手柄3内通孔被通孔滑块8堵塞,小型氢气瓶11停止向气囊1内输送氢气。将安全带连接在安全带连接装置6上,安全带捆绑于人体。当充满氢气的气囊1会带动遇险人员升到空中,脱离遇险环境。
2.发现安全地点后,可通过压杆2(氢气瓶分离设置)或调节减压阀5(氢气瓶一体设置),使气囊1缓慢放气,遇险人员随之下落,降落在安全地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阎长春,未经阎长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06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的时分双工系统的信号发送方法
- 下一篇:球壳板高效柔性切割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