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钢带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0391.0 | 申请日: | 200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0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鹏龙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08 | 分类号: | B21B1/08;B21B2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179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钢带机,特别是一种轧制用于塑料管材外部作为加强筋的型材的轧钢带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轧钢带机有很多种,也有用于制备塑料管材外面所用加强筋的轧钢带机,但它们多数设备体积较大,只能固定在大型的场房内使用,不适宜根据施工的需要,方便、灵活的拆、装后放到施工现场直接工作来生产加强筋,而有的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的轧钢带机,由于整机结构设计的缺陷,常常因动力不足,导致生产的型材式加强筋质量不合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钢带机,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轧钢带机设备体积较大、不易移动,不能在某些现场施工的场合使用,而有的用电动机作为动力的轧制机常常因整机结构缺陷及动力不足,导致生产的产品不合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轧钢带机,其特征在于:该轧钢带机包括提供动力的电动机、传动用的链条、机架、成型压辊和驱动辊;机架上的成型仓内设有多组成型压辊,每组成型压辊之间设有驱动辊,驱动辊通过链条与机架上成型仓下面的电动机的驱动轴连接。
所述的成型压辊为7~9组,每组由上、下两个压辊构成,驱动辊设置在每组成型压辊的下压辊之间,每组成型压辊的辊上均设有成型模,每组的上、下压辊上的成型模形状相互对应。
优点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的轧钢带机设备体积较大、不易移动,不能在某些现场施工的场合使用,而有的用电动机作为动力的轧制机常常因整机结构缺陷及动力不足,导致生产的产品不合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机作动力,采用链条传动,并通过驱动辊来间接驱动成型压辊,这样保证了各成型压辊可同步驱动,保证制作加强筋型材时各部分受力均匀,得到质量合格的加强筋。成型压辊上的成型模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加强筋型材的形状需要设计成各种形状,非常方便、灵活。成型仓出料口处的走料轮可以保证成型后的产品顺利出料。
本实用新型机组可扎DN1000-3000mm成型钢带圆弧,它和电控系统配为一体,结构简单,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1种成型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第2种成型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第3种成型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4种成型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5种成型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第6种成型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7种成型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8种成型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但不因具体的实施例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是一种轧钢带机,它是用于生产加强筋型材的设备,生产的型材用在螺旋塑料管材外面,嵌其塑料带材肋帽中,增强环刚度,该轧钢带机包括提供动力的电动机4、传动用的链条3、机架6、成型压辊1和驱动辊2;机架6上的成型仓5内设有多组成型压辊5,每组成型压辊5之间设有驱动辊2,驱动辊2通过链条3与机架6上成型仓5下面的电动机4的驱动轴连接。
所述的成型压辊5为7~9组,每组由上、下两个压辊构成,驱动辊2设置在每组成型压辊的下压辊之间,每组成型压辊的辊上均设有成型模21,每组的上、下压辊上的成型模21形状相互对应,一般是上压辊上为多条突起的棱,则下压辊与之对应的则是多条环形凹槽,这样上、下压辊接触时形成压住钢板并使其成形。
所述的成型压辊5为多组,可以设成7~9组,见图1,每组由上、下两个压辊构成,每组成型压辊的下、下压辊上均设有成型模21,上、下压辊的成型模21的形状相互对应,可以根据要制备的加强筋型材的截面形状设计成型压辊上的成型模的形状,成型辊上成型模的具体形状见图2a-2c、图3a-3c、图4a-4c。
本实用新型轧钢带机是在原有的镀锌铝钢带上,经该轧钢带机挤扎成型为1000~3000mm的各种圆弧,使用的钢带宽度为137mm,厚度为1.0~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鹏龙管业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鹏龙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0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