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解码器/编码器复式组合工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0298.X | 申请日: | 200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76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季伟 |
主分类号: | H04N7/24 | 分类号: | H04N7/24;H04N5/44;H04N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000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码器 编码器 复式 组合 工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数字电视传输领域,其应用环境为有线/无线数字电视前端内容发送平台上,在数字电视频道集成与内容整合项目中被广泛应用,具体应用指向DVB格式传输码流(Transport Stream,TS)的信源编/解码复式组合工程机。
背景技术
自从我国数字电视以有线电视为突破口以来,在国家行政推动下,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已在全国全面铺开,我国2700个地市同时出现了大批本地接入网的前端集成和发送平台(很多地区一地多个运营商,产生不只是一地一套的前端平台),它们都需要利用DVB解码器和编码器,对来自不同方向、不同传输路径的节目源(不同节目频道),整合到一个地区的数字电视业务服务的集中平台上,而这个平台,还将随着数字电视传输资源的进一步开发而不断增加频道数量,国家广电“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到:2008年奥运会前,城市与地区的数字电视节目频道数量可达到300套之多。而且,北京和上海相继出现了5个全国付费数字电视集成运营平台,所有各地电视台生产的付费电视专业频道的节目,都将传送到全国付费电视集成运营平台上,经全国集成商代理整包节目产品,再传送到各地接入网的前端,才能进入本地化的付费电视运营,为当地用户群提供服务。这样一来,DVB编码器/解码器就成为一种数字电视内容整合的非常普遍而必要的设备。但现在这些DVB编码器/解码器大多来自国外,若以每一个DVB-C的前端平台(包括集成平台和本地接入网前端平台)拥行300套节目的基数初步测算,仅此一项DVB编码器/解码器,国内市场就可达到3160亿元人民币以上,而且,还不包括全国50000多互联网网站的多媒体视频应用,以及全国1700座无线广播发射台,国家将强制执行的我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CDMB-T标准所必须筹建的无线数字广播节目的传送前端。如果上述三个方面都能应用此项技术,不仅可以增加我国的GDP总量,还能为国家节省数字电视前端工程投资800亿元以上。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采用的是欧洲DVB-C标准,它的地区性节目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是经卫星远距离传输的数字电视信号,二是经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传输系统远程传送的数字电视信号。在具体的应用中,卫星传输采用的是欧洲DVB-S标准,当要把1路数字电视节目经复用,整合到某个地区的集中服务平台上,将出现三种情况,或由卫星传输而来的节目需要1部DVB-S的型星接收机,对预定节目接收后再编码复用;或由有线传输而来的需要1部DVB-C的机顶盒,解码出预定节目后再编码复用;或由长途光纤SDH同步数字传输体系远程传输而来,需要通过1部DS-3适配器提供44.736Mbps带宽的ASI(Ansynchronic Series Interface)异步串行接口,再利用解码器对其中某个视频内容进行解析,这三种情况在前端平台上都需要通过ASI接口来实现,但是通常的卫星接收机和机顶盒都只能提供A/V输出接口,而SDH同步数字序列又不能提供视频内容的显示和监视方式,如果要实现节目内容的重新组合,以及播控监视的实时显示,国内一般的应用都是在集成平台上新增加MPEG-2编码器,以ASI接口进入数据复用器后再整合利用,这就出现了问题:
(1)每一个路(频道)都需要多增加一次独立的编码过程,这样不仅因为多一次编码采样过程,一方面劣化了视频图像质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建设成本,每增加一路(套)编码器,约增加成本约8万元;使系统造价至少提高21%;
(2)在以往的TS解码器应用中,无论是卫星传输的接收机还是有线传输的机顶盒,一般都不具有ASI异步串行接口,只能提供音频/视频的A/V接口,而在本地网络传输应用中的数据多路复用设备则必须使用ASI接口,才能保证数据复用的精确传输。为此,国内外的一些知名厂商(如国内的同洲电子和九洲科技)相继开发了具有ASI接口的卫星接收机,但它们的设计都是针对单一节目接收的应用,不能利用SI/PSI的数字电视业务信息和内容信息统一分配和组成平台上MPTS的传输流组合,也不能利用内置的编码功能,开发新的内容整合方式,而国外知名厂商(如THOMSON)虽有此功能,但外围附属功能过于复杂,造价也过高(约8000欧元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季伟,未经赵季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02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装饰画
- 下一篇:串联输出的编码计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