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保护固持物功能的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0007.7 | 申请日: | 200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7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江深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深淦 |
主分类号: | F16B2/06 | 分类号: | F16B2/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保护 固持物 功能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有保护固持物功能的夹具结构,其夹置部前面端缘,是由外向内延伸形成对接轴的结构,并预留容置空间,置入固持组件作连结;固持组件上可具有部分开槽的设计,可使该固持组件与夹置部连结稳固不易由夹具本体脱落造成夹置物污染或毁损;另本创作的组件易于生产及组装,可提高生产的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背景技术
当今,在忙碌的生活中,有效的运用时间,显得格外重要,多功能的日常生活用品因而衍生,如夹子这类产品在整理衣物及放置上提供诸多便利性,以塑料材质为主的夹子在使用上虽轻巧方便,但却不堪长期曝晒于阳光下,例如当夹置物为厚重的衣物及裤子时,往往容易造成脱落的现象,若是夹置物无法以撑吊方式者或是因撑吊时易变形者,只能披覆于晒衣杆或衣架上,而夹置物或衣服也易因此松脱滑落。
一般夹子由内、外两个夹片配合扭转弹簧来夹置物品,因所设的扭转弹簧具有相当弹力,夹子与夹置物直接接触,两夹片内侧会在夹置物上造成明显不美观的压痕,导致夹置物被毁损,也减少夹置物的使用寿命。
虽然市面上已有针对上述不足设计出的防护泡棉、软性垫体等,来保护夹置物,但由于防护泡棉、软性垫体等,容易于使用时由夹子上脱落,造成使用上的困扰。
由此可见,上述习用物品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者,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案创作人鉴于上述习用夹子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具有保护固持物功能的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具保护固持物功能的夹具,藉由固持组件调整弹簧的弹力,针对不同材质的夹置物,可选择分散弹力或是增加弹力的夹置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保护固持物功能的夹具,其固持组件在使用上不易脱落,并可依需求置入夹置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保护固持物功能的夹具,其固持组件可使夹置物避免接触氧化物残留。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保护固持物功能的夹具,可使夹置物不易脱落,造成污染或毁损并且可有效缩短生产制造时间,提高生产的产能。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保护固持物功能的夹具,用于精密加工业可确保夹置物不因加工过程而损毁。
可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的一种具保护固持物的夹具,包括有:
夹具本体,其一端设有握持部,其夹具本体两侧延伸形成有连接部,另一端设有夹置部,该夹置部的前面端缘,是由外向内延伸形成对接轴,并预留容置空间,两连接部相对应的表面上设有转动孔,供固定轴穿置,与弹簧连接形成一具有适度弹性的弹力机构;
固持组件,其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该通孔是供夹置部的对接轴设置于其内作连结;
固定轴,是穿过夹具本体连接部的转动孔与弹簧的螺旋部位后,枢设于夹具本体连接部内;
弹簧,是呈现螺旋状,以提供弯曲与扭转等形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组合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组合示图。
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持组件表面的花纹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夹具本体金属表面的上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夹具本体表面花纹的上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保护固持物功能的夹具,主要包括有:夹具本体1、固持组件2、固定轴3、弹簧4所构成。
其中:该夹具本体1,其一端设有握持部14,两侧延伸形成有连接部12,该连接部12相对应的表面上设有转动孔13,与弹簧4连接形成具有适度弹性的弹力段,另一端设有夹置部24,该夹置部24的前面端缘,是由外向内延伸形成对接轴11的结构,并预留容置空间。
该固持组件2,其上设置有贯穿通孔22或通孔22与开槽23,该通孔22及开槽23均是供夹置部24的对接轴11穿入连结。
该固定轴3,是穿过夹具本体1两侧的连接部12上的转动孔13及弹簧4的螺旋部位后,枢设于夹具本体1连接部12内,成为弹力机构设计。
该弹簧4,是呈现螺旋状,是提供弯曲与扭转等形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深淦,未经江深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0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