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片的抗冲击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09352.9 | 申请日: | 200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01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正忠 |
| 主分类号: | G01N3/307 | 分类号: | G01N3/307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县仁德乡***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镜片 冲击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片的测试装置,尤指一种镜片的抗冲击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玻璃制品通常需要测试其抗冲击强度,例如眼镜的镜片。由于眼镜是戴于眼睛的前方,如果镜片的抗冲击力不足,则在发生意外状况时,就可能因为镜片破碎而出现危险。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有效的、可以用于测试镜片或其它玻璃制品的抗冲击强度的测试装置,业者可能采取的办法就是将产品置于一定高度,然后令其作自由落体运动,以此来检测产品的抗冲击力。然而这种检测方式却存在诸多的不足与缺陷:
1.所测试的结果不具有代表性;由于自由落体运动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其下落时的各种参数及产品落下的位置每次都不同,因此导致所测试的结果不具有共性,也就得有到准确的结构,且这种方式测试的效率极其低下。
2.所检测的不是垂直于产品的抗冲击力,因此当有正压力冲击于产品时,其抗冲击力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片的抗冲击测试装置,该装置可令抗冲击测试的结构更准确且具有共性,又可提高测试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镜片的抗冲击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气压筒、可将高压气体输入该气压筒内的接入管、用以将该气压筒内的高压气体排出的发射钮、与该气压筒相通的弹珠膛室、与该弹珠膛室相通的弹珠管、以及一设于该弹珠管出口位置的镜片固定架。
所述弹珠膛室上方设置有一弹珠入口及一向后拉而令弹珠上膛的上膛把手。
所述气压筒上设有压力调整阀。
所述高压气体为氮气或空气。
所述气压筒位置设有一泄压阀。
所述高压气体为氮气或空气,该装置的控制面板上则设置有可进行切换的选择开关。
所述的镜片固定架设置于一射击箱内。
所述射击箱的门上安装有一安全开关。
所述上膛把手位置设置有一安全开关。
所述弹珠膛室的后方设置有一激光发射器,而在该装置的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激光开关。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压筒发射高压气体,而由该高压气体将上膛后的弹珠射出,该弹珠撞击镜片后,即可测试镜片的抗冲击强度。此种测试方式简单方便,且测试结果准确并具有代表性,同时测试效率可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种镜片的抗冲击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气压筒1、可将高压气体输入该气压筒1内的接入管11、用以将该气压筒1内的高压气体排出的发射钮2、与该气压筒1相通的弹珠膛室3、与该弹珠膛室3相通的弹珠管31、以及一设于该弹珠管31出口位置的镜片固定架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弹珠放入到弹珠膛室3内,再将镜片固定于镜片固定架4上,然后将高压气体通过接入管11输入到气压筒1内,之后按下发射钮2,令气压筒1内的高压气体排出,并冲击弹珠使其从弹珠膛室3内射出,当弹珠通过弹珠管31射出后即可撞冲到镜片上,从而达到测试镜片抗冲击强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高压气体可为氮气,也可为空气,或者两者同时使用,再通过一选择开关进行切换。且还可在所述的气压筒1上设置压力调整阀以调节气压筒1内的气体压力。例如本实用新型以氮气实现高速测试,而以空气实现低速测试,并在控制面板5上设置高低速选择开关51以用选择输出氮气或空气(如图4所示),同时设置高速测试压力调整阀12及低速测试压力调整阀13,且为了直观了解压力筒1内的气压,还在所述控制面板5上设置高速测试压力表52及低速测试压力表53。
这样在欲选择高速测试时可进行下列步骤:
1.将高低速选择开关51转向氮气高速测试。
2.打开氮气。
3.然后高速测试的压力则从压力筒1上的高速测试压力调整阀12调整,压力大小则看控制面板5的高速测试压力表52。
4.若停止测试则将氮气关掉后,再按发射钮2将氮气排出。
而如欲选择低速测试时可进行下列步骤:
1.将氮气关掉。
2.按发射钮2,将压力筒1内剩余的氮气排出。(此1、2项为高速切换低速时的前置步骤;若直接测试低速则步骤从下述第3项开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正忠,未经李正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9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