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帐篷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9195.1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52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成熙 |
主分类号: | E04H15/44 | 分类号: | E04H15/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帐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生活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折叠帐篷架。
背景技术
折叠帐篷在人们野营、户外工作时广泛应用,为人们的户外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及很大的方便。
现有技术中的折叠帐篷架通常由支撑腿及支撑天篷构成,不使用时各部件拆解、分散开来,使用时再将各部件组装在一起,使用极其不便。也有一些帐篷采用整体收折式结构,但往往其支撑天篷的结构复杂,各个部件相互支撑,倘若某一部件损坏,则整个帐篷无法继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收折的折叠帐篷。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收折的折叠帐篷架,主要基于如下原则,一是要结构简单同时支撑稳定,二要方便收折同时要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帐篷架,由多根支柱、一与该支柱连接的支撑篷架构成,所述支撑篷架由多根撑持杆及多根横杆组成,每两根撑持杆的各一端以转轴连接的方式相互连接于一连接件上,该两根撑持杆的各另外一端分别以转轴连接的方式连接于两根支柱的顶部,该两根撑持杆形成一倒V字形结构;所述横杆以转轴连接的方式连接于两根所述支柱或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或所述横杆以挂钩连接的方式连接于两根所述支柱或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
前述一种折叠帐篷架,所述横杆为两段式结构,其中部为一转轴,两半段横杆可相对于该转轴转动、弯折。
前述一种折叠帐篷架,所述每半段横杆均是可伸缩杆。
前述一种折叠帐篷架,所述横杆为直杆,其两端均设有挂钩,相应地所述支柱或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该挂钩相匹配的挂孔,横杆以挂钩连接的方式挂设于两根所述支柱或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
前述一种折叠帐篷架,所述横杆是可伸缩杆。
前述一种折叠帐篷架,所述撑持杆为两段式结构,其中部为一转轴,两半段撑持杆可相对于该转轴转动、弯折。
前述一种折叠帐篷架,其所述两半段横杆或两半段撑持杆以如下的转轴连接方式连接:其中一半段横杆或半段撑持杆在其转轴连接的一端的端部为一凹形部,另一半段横杆或半段撑持杆在其转轴连接的一端的端部为一凸起部,该凸起部配合插入所述凹形部,所述转轴同时穿过凸起部及凹形部。
前述一种折叠帐篷架,所述两半段横杆或两半段撑持杆以如下的转轴连接方式连接:其中每一半段横杆或半段撑持杆在其转轴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均为一L形部,该两个L形部配合连接,所述转轴同时穿过该两个L形部。
前述一种折叠帐篷架,所述两半段横杆或两半段撑持杆以如下的转轴连接方式连接:其中每一半段横杆或半段撑持杆在其转轴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均为一凹形部,该两个凹形部配合插设连接,所述转轴同时穿过该两个凹形部。
前述一种折叠帐篷架,所述两半段撑持杆或横杆以如下的转轴连接方式连接:两半段撑持杆或横杆分别形成套圈,两套圈互相套设,可转动地连接。
前述一种折叠帐篷架,所述支柱为可伸缩杆。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帐篷架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支柱、撑持杆及横杆间以转轴方式连接,折叠帐篷可整体收折在一起;
2、撑持杆及横杆间又可分为两段式结构,其中部以转轴连接,在折叠帐篷收折时具有更小的体积;
3、支柱、横杆可以是伸缩杆,使折叠帐篷收折时具有更小的体积;
4、本实用新型支柱、撑持杆、横杆相互支撑连接,整体上结构简单、牢靠,收折方便,收折后体积小,方便存储及携带,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户外生活,具有很大的推广使用价值,以及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半收折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收折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四半收折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1为本实用新型撑持杆及横杆转轴的一种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成熙,未经李成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9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