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磁疗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9057.3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75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邱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榕 |
主分类号: | A61N2/08 | 分类号: | A61N2/08;A61N2/12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0002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仪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强磁疗机。
背景技术
磁医疗是祖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瑰宝,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但是,对磁医疗的基本原理、磁场,特别是强磁场(简称强磁)对人体作用的本质及其规律,知之甚少。目前,虽然在弱磁场领域的医疗保健仪器不少,但在强磁领域,这种仪器十分罕见。南昌铁路科研所与上饶铁路医院等共同于1982年研制了一台大功率磁疗机,使用十余年证明:对消肿、镇痛(胃痛、肾绞痛、癌症疼痛)、降血压作用十分显著,已治疗患者十余万人次,治疗近40个病种(有一些疑难杂症、癌症),显效率达77.4%,其中扭挫伤显效率达97.14%。1995年以后由于该机的老化,其结构设计有诸多不够合理之处,该机已停用至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磁效果好、磁疗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结构新颖、操作方便的强磁疗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磁疗床、固定床架和控制柜,特征是:机架是由顶架、左立臂、右立臂和底架构成且可以让固定床架穿过的框形结构,在顶架上安装有上磁极和上磁极升降驱动装置,在底架上安装有下磁极,其中上磁极由上激磁线包和放置于上激磁线包中间的上磁极芯组成,上磁极升降驱动装置由电动减速机、传动大齿轮、传动小齿轮、传动螺母和螺杆组成,传动大齿轮的中间固定在电动减速机的主轴上,传动大齿轮与传动小齿轮啮合,在螺杆的下端固定有传动小齿轮,传动螺母在螺杆上升降,上磁极芯的顶端固定在传动螺母上,在螺杆对称于上磁极芯的位置设置有上磁极升降导向杆,其中传动大齿轮和传动小齿轮构成一对增速齿轮付,传动螺母和螺杆构成一对螺旋付;在顶架、左立臂、右立臂内设有升降平衡装置,升降平衡装置由分别放置在左立臂和右立臂内的拉力弹簧、钢丝绳和钢丝绳滑轮组成,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上磁极芯的顶端,另一端绕过钢丝绳滑轮固定在拉力弹簧的顶钩上,拉力弹簧的底钩固定在底架上;下磁极由下激磁线包和放置于下激磁线包中间的下磁极芯组成;在固定床架上安装有磁疗床驱动装置。
在上激磁线包和下激磁线包的周围均设有冷却盘管。
所述磁疗床驱动装置为链轮链条驱动装置或齿轮齿条驱动装置。
在右立臂上设有控制行程的光栅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机架采用框形结构,具有D形或¢形闭合磁路,结构合理,节省原材料;
2、上磁极芯带动上激磁线包、冷却盘管一起电动升降,而下磁极不动,使上下磁极形成的气隙有大小,以适应人体及其部位大小不一的需要,并且操作方便,激磁效果好,磁疗工作效率高,在激磁后的空气隙内形成很强的磁感应强度,可对处于空气隙内的患者进行医治疾病;
3、上下激磁线包周围均设有冷却盘管,因而可采用水冷或风冷方式进行冷却,可减少上下激磁线包温升,保证安全,延长上下激磁线包工作时间,提高磁疗工作效率;
4、采用先进的双速电动减速器作为电动传动动力,使上磁极升降时,下降慢速,上升返回快速;
5、上下激磁线包均可采用直流方式或脉冲方式进行激磁;
6、磁疗床采用电动送进退出,具有先进的电动减速器及齿轮齿条或链轮链条传动方式,操作上更加新颖自动化;
7、安全性好:本实用新型出于安全的需要保留、增强了螺旋付结构,它保证上磁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下降失控和坠落而砸到患者身体上。
8、在右立臂上设有控制行程的光栅尺,使行程控制更加精确,并有拉力弹簧或重铁作为上磁极升降平衡铁,来减轻上磁极升降阻力;
9、结构新颖、外形舒适、美观。
本实用新型适合一般医院、肿瘤医院、疗养院、磁疗专科诊所、体育训练中心(场馆)以及磁与生物研究院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机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D形磁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形磁路示意图;
图7为磁疗床采用链轮链条进行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磁疗床采用齿轮齿条进行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榕,未经邱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9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卡装配式玩具及其组装展示架
- 下一篇:电点火管自动收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