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式箱包提手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8834.2 | 申请日: | 2007-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1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金友 |
| 主分类号: | A45C13/26 | 分类号: | A45C13/26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捷华 |
| 地址: | 362200福建省晋江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箱包 提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箱包提手的改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箱包提手。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拉杆行李箱、或者硬质包,均带有提手,其与拉杆握把构成箱包提携的两大要件。拉杆握把处于箱包的侧面上,给拖行带来便利,而提手均突设在箱包的顶面或者侧面中央位置,才能满足提携时保持箱包的平衡,提手虽未占据箱包内部空间,但其突出部影响箱包的堆叠或者收藏时占用了有效的空间,尤其是旅行时,车船、航空设备空间有限的场所。如何既满足提携的便利性,又能尽量减少占用外部空间的提手即成为制造业者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占用空间少的可伸缩式箱包提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伸缩式箱包提手,包括提手主体、两端的装饰盖和固定于箱包上的固定件,其特征是主体上、下壳体间的内腔枢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对称铆接在第一连接片上,第一连接片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片铆接,第二连接片另一端延伸出下壳体外,并与固定件相铆接,装饰盖扣合在上、下壳体端部形成两者的固定。提手静态时,在弹簧作用下第二连接片可回缩至提手主体内,而当需要时,略提提手,克服弹簧力即可将第二连接片拉出一段,抬高提手,使提手足以让人手握住提携。
所述的第一连接片与弹簧通过一长铆钉铆接,对应该长铆钉的下壳体上开设有一行程槽,长铆钉只能在行程槽中来回移动。当提手受力时,其长铆钉卡设在下壳体行程槽端部形成受力支撑,以承受箱包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小巧、伸缩自如、方便提携的特点,占用较少外部空间,可配置于各种箱包上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伸缩式箱包提手提起状态图
图2伸缩式箱包提手立体分解图
图3伸缩式箱包提手剖面图
其中
1-提手主体 11-上壳体 110-定位凸柱
12-下壳体 120-行程槽 121-定位凹眼
2-装饰盖 3-固定件 4-弹簧
41-钢丝 5-第一连接片 51-长铆钉
6-第二连接片 7-软料垫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和图3,伸缩式箱包提手,包括提手主体1、两端的装饰盖2和固定于箱包上的固定件3,提手主体1由上、下壳体11、12组合而成,在上、下壳体11、12间的内腔枢设有弹簧4,弹簧4为两条分立结构,由一钢丝41连接成一体,钢丝41卡设在下壳体12上,形成定位,每条弹簧各伺一侧的复位作用。弹簧4另一端对称铆接在第一连接片5上,该铆接点上的为长铆钉51铆接,对应该长铆钉51的下壳体12上开设有一行程槽120,长铆钉51只能在行程槽120中来回移动,也即被约束之中,既满足伸缩功能,又起到受力的支撑,该行程槽120如图4所示。该第一连接片5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片6铆接,第二连接片6另一端延伸出下壳体12外,并与固定件3相铆接,形成一可伸缩的固定链。
参照图1、图2和图3,当提手需提起时,一较小的力即可克服弹簧4的弹性力,使用第二连接片6、第一连接片5被固定件3的反作用力拉伸出,提手主体1抬高,人手即可紧握提手提携了。图3为静态的剖面示意图,图4即为提手提起时的状态图。
再参照图2和图3,上、下壳体11、12两端通过装饰盖2扣合形成两者的固定,而其它接合部通过定位凸柱110和定位凹眼121相互配合固定,或者通过自攻螺丝锁固也可。在下壳体12的外底部粘固有一软料垫7,使手握时具有防滑和柔韧感,减轻人手提携的疲劳。
上述实例中,第一连接片5、第二连接片5、铆钉、装饰盖2、固定件3和弹簧4均为金属材料制成,而其它零件即可由塑胶成型,既保证零件的刚性强度,又可减轻提手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金友,未经何金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