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红外夜视功能的日夜两用型4.0mm至9.0mm变焦镜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8782.9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74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明华 |
主分类号: | G02B7/10 | 分类号: | G02B7/10;G02B13/14;G02B13/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1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功能 日夜 两用 4.0 mm 9.0 变焦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红外夜视功能的日夜两用型4.0mm至9.0mm变焦镜头,即兼具红外夜视功能且变焦范围在4.0mm至9.0mm的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在安防电视监控系统中,随着人们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对重要场所进行24小时连续监控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这对于提高不管是银行、金库、博物馆、档案馆等重要部门,还是一般居民小区等的安防质量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人们对监控的要求已由以前的可见光监控逐渐向夜间无光监控的方向发展。红外夜视镜头由于填补了夜间监控的空白,具有无限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但由于受到技术上的限制,现在并不是很多厂家能研发出这种兼具红外夜视功能的日夜两用型变焦镜头。因此,设计出一种变焦范围理想的红外夜视变焦镜头必将能率先占稳连续监控这一安防监控发展趋势的制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红外夜视功能的日夜两用型4.0mm至9.0mm变焦镜头,该镜头不仅有利于在实现红外夜视功能的同时得到理想的变焦范围,从而在白天可以得到清晰的真实色彩图像,在夜晚也可以得到理想清晰的图像,而且结构紧凑,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具红外夜视功能的日夜两用型4.0mm至9.0mm变焦镜头,包括主筒以及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于主筒内侧的调焦镜片组件、光圈调节组件以及聚焦镜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镜片组件上设有三片调焦透镜,沿光线入射方向,所述三片调焦透镜依次为凸凹透镜、双凹透镜和凸凹透镜,所述聚焦镜片组件上设有五片聚焦透镜,沿光线入射方向,所述五片聚焦透镜依次为镜片曲率不同的两个双凸透镜,双凹透镜以及镜面曲率不同的两个双凸透镜,所述调焦镜片组件和聚焦镜片组件可沿主筒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特点是将变焦技术和红外夜视技术相结合,将镜头适用波段扩大到可夜视范围,在实现了镜头在4.0mm至9.0mm范围内自由变焦的同时,还实现了镜头在400nm~950nm波段的正常成像,使得通过该镜头在白天可以得到清晰的真实色彩图像,在夜晚也可以得到理想清晰的图像。
此外,该镜头在将变焦功能和红外夜视功能结合在一起的同时,还精简了镜头内部结构,因此,还具有结构紧凑、小巧轻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红外夜视功能的日夜两用型4.0mm至9.0mm变焦镜头,包括主筒1以及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于主筒1内侧的调焦镜片组件2、光圈调节组件3以及聚焦镜片组件4,所述调焦镜片组件2上设有三片调焦透镜,沿光线入射方向,所述三片调焦透镜依次为凸凹透镜5、双凹透镜6和凸凹透镜7,所述聚焦镜片组件4上设有五片聚焦透镜,沿光线入射方向,所述五片聚焦透镜依次为镜片曲率不同的两个双凸透镜8和9,双凹透镜10以及镜面曲率不同的两个双凸透镜11和12,所述调焦镜片组件2和聚焦镜片组件4可沿主筒1轴向移动。
为了进行手动调焦,上述调焦镜片组件2上设有位于主筒1内的调焦镜片定位筒13,所述调焦镜片定位筒13外侧部上设有导钉14,所述主筒1的外侧设有可相对主筒1转动的调焦环15,所述调焦环15经螺旋传动副16及导钉14带动调焦镜片组件2相对主筒1做轴向滑移,所述螺旋传动副16包括设于主筒1周壁上的螺旋形槽道17和设于调焦环15内周壁上与主筒1轴心线相平行的直线通槽18,所述导钉14穿过螺旋形槽道17并伸置于直线通槽18内。
为了进行手动聚焦,上述聚焦镜片组件4上设有位于主筒1内的聚焦镜片定位筒19,所述聚焦镜片定位筒19外侧部上设有导钉20,所述主筒1的外侧设有可相对主筒1转动的聚焦环21,所述聚焦环21经螺旋传动副22及导钉20带动聚焦镜片组件4相对主筒1做轴向滑移,所述螺旋传动副22包括设于主筒1周壁上的螺旋形槽道23和设于聚焦环21内周壁上与主筒1轴心线相平行的直线通槽24,所述导钉20穿过螺旋形槽道23并伸置于直线通槽24内。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光圈调节组件3的光阑动环由光驱电机25驱动工作。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在光圈调节组件3的外周侧设置与光圈调节组件的光阑动环相连接的调节环,以带动光阑动环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明华,未经叶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