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圆盘针织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8680.7 | 申请日: | 2007-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98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许捷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卜硕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15/00 | 分类号: | D04B15/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车世伟 |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圆盘 针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圆盘针织机,属针织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参考图1,公知的圆盘针织机一般包括大盘1、齿圈2及设于齿圈2上方的针筒座3,所述齿圈2与针筒座3由球墨铸铁一体成型制得,齿圈2可相对于大盘1作圆周运动。目前在齿圈2下表面与大盘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四条矩形排列的钢丝滑轨,钢丝为特种合金制作,热处理加工而成,在四条钢丝滑轨中间设置若干滚珠,籍由滚珠的滚动作用减缓两接触面的磨损。但是在大盘1与齿图2之间还有一个垂直接触面12同样存在滑动摩擦配合,由于齿圈2外径与传动齿轮4啮合传动那一侧受到的径向力作用使得同一径向位置的垂直接触面12相对磨损较大,当圆盘针织机经过一段时间行运后,齿圈2运转时同心度不一致,导致所织得的布匹表面横条阴阳面等织疵,影响产品质量。同时由于齿圈2与针筒座3是一体成型的,更换齿圈2时需要连同针筒座3一起更换,维护保养成本较高。2000年5月17日公告的中国专利CN2378407Y公开一种针织机大盘与齿圈的润滑机构,其是在大盘顶部与齿圈配合的缘面开设有入流槽与回流槽,带过滤装置的润滑油循环系统分别与所述入流槽与回流槽连通起到润滑与过滤的双重作用,但该技术方案仍然没有解决齿圈与大盘垂直接触面偏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齿圈偏磨的新型圆盘针织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圆盘针织机,包括大盘及设于大盘上方的齿圈,所述大盘上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至少四个定位柱,所述各定位柱上端设有锥形收缩面,所述齿圈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锥形收缩面相适配的环形槽,沿齿圈的径向方向,所述环形槽内侧面与外侧面分别设有一层耐磨层。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齿圈设于大盘上之后,对称设置的定位柱通过锥形收缩面与环形槽相接触,从而实现齿圈运转过程中其径向位置的相对定位,环形槽内侧面与外侧面上的耐磨层与具有较高光洁度的锥形收缩面相接触,摩擦力小,运转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齿圈与大盘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齿圈与大盘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定位柱与环形槽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03年4月9日公告的中国专利CN2543968Y公开一种圆盘针织机传动装置,相信仔细阅读该专利文献有助于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同时,构成圆盘针织机组成部分但与本实用新型发明内容无关的结构作为公知技术实施例不予重述。
参考图2、图3,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圆盘针织机,包括大盘5、设于大盘5上方的齿圈6及其驱动机构,所述大盘5上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四个定位柱7,所述各定位柱7分别通过螺栓8固设于大盘5上,各定位柱7的上端设有锥形收缩面,所述齿圈6径向外侧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锥形收缩面相适配的环形槽61,沿齿圈6的径向方向,所述环形槽61内侧面与外侧面分别设有一层耐磨层62,从而所述锥形收缩面通过耐磨层62使环形槽61沿圆周方向受到均匀的径向力,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齿圈6旋转时运行稳定,振动小,其与大盘5之间的垂直接触面不会产生偏磨。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的数量可以是五个、六个、八个甚至更多,其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卜硕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卜硕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6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水织机废纬纱处理装置
- 下一篇:可加热的饮料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