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螺旋型节能灯管的弯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8612.0 | 申请日: | 200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87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赖勇清;柴世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永德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45 | 分类号: | C03B23/045;C03B23/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0012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螺旋 节能 灯管 弯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灯管的制造机械装置,尤其涉及双螺旋型节能灯管的弯管装置。
【背景技术】
双螺旋型节能灯管的弯管过程需要引导软化的玻璃管沿着模具螺旋角方向进入模具槽,同时绕管装置旋转上升模具完成绕管,然后吹气涨管到符合灯管尺寸要求,目前,双螺旋型节能灯管的弯管操作通过手工进行,引导软化的玻璃管沿着模具螺旋槽方向进入模具是靠操作工的熟练技术控制完成的,绕管装置旋转升降通过电机-皮带装置带动,因此要求操作工具有很高的技术及很大的劳动强度,特别是机械化弯管过程需要解决自动导管过程,自动吹气涨管,同时还要解决电机-皮带装置作为绕管装置升降笨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灯管坯管的机械化弯管的弯管装置,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双螺旋型节能灯管的弯管装置,包括可旋转升降的绕管装置及固定在其上面的弯管模具,支架,所述弯管模具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坯管导向装置,所述坯管导向装置包括导轨和夹具翻板装置,夹具翻板装置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坯管导向装置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坯管导向装置的夹具翻板装置在合的状态的导向孔尺寸大于坯管的尺寸;夹具翻板装置下方设有夹具翻板顶杆,夹具翻板顶杆包括支杆、弹簧、套管,所述弹簧与套管依次套在支杆上,所述套管是在所述弹簧上方;夹具翻板顶杆下部通过一水平杆件与绕管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夹具翻板装置的导轨平面与绕管模具轴线之间的角度与绕管装置及模具的螺旋角相等。
所述坯管导向装置的导轨上远离弯管模具的一侧设有吹涨气装置,吹涨气装置吹气口的轴线与夹具翻板装置在合的状态的导向孔的轴线共轴线安装。
所述弯管模具下方的绕管装置下面安装升降气缸。
本实用新型双螺旋型节能灯管的弯管装置的优点在于:弯管模具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坯管导向装置,坯管导向装置的夹具翻板装置在合的状态的导向孔尺寸大于软化玻璃管的尺寸,坯管导向装置的导轨上远离弯管模具的一侧设有吹涨气装置,吹涨气装置吹气口的轴线与夹具翻板装置在合的状态的导向孔的轴线共轴线安装,在机械弯管过程,夹具翻板装置初始状态是打开的,当软化的坯管放置在坯管导向装置上后,通过夹具翻板顶杆使夹具翻板装置处于合的状态,此时坯管从导向孔内进入模具螺旋槽完成自动绕管,吹涨气装置的吹气口可以准确对准玻璃管内孔完成自动吹气涨管;弯管模具的升降气缸安装在绕管装置下面,这样的绕管装置的结构简单、轻便,解决了电机-皮带装置作为绕管装置升降笨重的问题,因此,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弯管,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质量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坯管导向装置中夹具翻板装置张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坯管导向装置中夹具翻板装置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P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双螺旋型节能灯管的弯管装置,包括可旋转升降的绕管模具1,支撑绕管模具1的绕管装置2,绕管装置2固定在气缸3之上,绕管模具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坯管导向装置4。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坯管导向装置结构示意图。坯管导向装置4包括导轨41和夹具翻板装置42,夹具翻板装置42设置在导轨41上。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图3,坯管导向装置4通过支撑杆5固定在水平设置的支架6上。支架6固定安装在气缸3上。
请参阅图4,绕管装置2表面具有螺旋型凹槽21,一固定设置的水平支架6与绕管装置2垂直配合,水平支架6与绕管装置2接触的部位有一凸块61刚好卡在绕管装置2表面的螺旋型凹槽21中。
坯管导向装置4靠近绕管模具1的部位下方设有夹具翻板顶杆7与夹具翻板装置42相连,控制夹具翻板装置42的张开与闭合,夹具翻板装置42闭合时形成的导向孔稍大于坯管A直径。夹具翻板顶杆包括支杆71、弹簧72、套管73,弹簧72与套管73依次套在支杆71上,套管73是在弹簧72上方;夹具翻板顶杆7下部通过一水平杆件8与绕管装置2固定连接。
坯管导向装置4一侧设有吹涨气装置9,其吹气口的位置与坯管A的管口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永德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永德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油井自热源防蜡降粘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轴温探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