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床中部支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8385.1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20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崔宽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革新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9/12 | 分类号: | A47C19/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22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床 中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床,尤指一种折叠床中部支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折叠床的结构如图7所示,其包括中部枢接在一起以便对折的床板架1′、两侧床脚2′及中部支脚3′。在折叠时,将两侧床脚2′向内折叠,再将床板架1′对折,即可将床折叠成一方形体,从而减少收折体积。而该折叠床在展开时,其中部支脚3′支于床板架1′中部,以防止床板塌陷。该中部支脚3′上左右两侧还枢接有侧支杆31′,该侧支杆31′上端枢接在床板架1′上,以防止中部支脚3′在展开时左右倾斜,从而增加支撑稳固性。然而为了可以收折,该中部支脚3′在收折时必须脱离床板架1′,因此该中部支脚3′就可绕着其与侧支杆31′枢接的枢接点任意转动,这样在折叠床展开过程中,必须人为地将其竖直方可顺利支于床板架1′中部,从而造成使用上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床中部支脚结构,其不需人为动作,即可顺利将中部支脚稳固支于床板架的中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折叠床中部支脚结构,该中部支脚的顶部枢接在床板架底部中间,其两侧各设有一可连动中部支脚令其在展开时保持竖直的连动件。
所述的连动件为侧支杆,该侧支杆的上端枢接在床板架上,其上开有滑槽,而该侧支杆的另一端以其滑槽枢接于所述的中部支脚上。
所述的连动件为软质绳,而该软质绳的顶端固定于床板架上,底端则固定于中部支脚。
所述的软质绳为钢丝绳。
所述的软质绳底端固定于两中部支脚之间的横杆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折叠床的中部支脚顶端直接枢接于床板架的底部,虽然该中部支脚还是可以绕枢接轴旋转,但本实用新型又在该中部支脚的两侧设置了连动件,该连动件可令中部支脚在展开的过程中恒保持竖直状态,也就是说,该两连动件在折叠床展开的过程中,起到连动、校正与固定中部支脚的作用,从而不需人为的动作,即可令中部支脚稳固地支撑于床板架中部,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两侧的连动件对称平衡的拉持中部支脚,使中部支脚始终竖直的支撑床板架,从而令支撑更稳固。
而所述的连动件可为具有滑槽的侧支杆,也可为软质绳,该侧支杆的滑槽与软质绳的软质特性均可令该中部支脚的支撑处顺利收折,而不需象现有技术那样让中部支脚顶端与床板架脱离,因此不需人为动作即可令中部支脚稳固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折叠动作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折叠动作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折叠状态图;
图7是现有折叠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折叠床包括中部枢接在一起以便对折的床板架1、两侧床脚2及中部支脚3,该中部支脚3的顶部枢接在床板架1上,其两侧还各设有一侧支杆31,该侧支杆31的上端枢接在床板架1上,其上开有滑槽311,而该侧支杆31的另一端以其滑槽311枢接于所述的中部支脚3上。
所述的折叠床在折叠时,如图2所示,同样是将两侧床脚2向内折叠,再将床板架1对折,而在床板架1对折的过程中,所述的侧支杆31将以其滑槽311沿着中部支杆3的枢接轴向下滑移,以实现收折,最终折叠成一方形体,如图3所示。而要将折叠床展开时,反向动作即可,此时,该中部支脚3两侧的侧支杆31在向上滑移的过程中,其对称的力量自然将中部支脚3拉持,从而令中部支脚3保持竖直状态,以达到稳固支撑的目的,且整个过程不需人为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革新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革新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帽
- 下一篇:马桶座圈装置和具有该马桶座圈装置的马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