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高楼逃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8217.2 | 申请日: | 2007-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6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志龙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A62B1/08;A62B1/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高楼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楼逃生器,特别与一种可全自动控制速度或手动控制速度的高楼逃生器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现代都市中,很多居民会生活、工作或娱乐在高楼大厦里,因某种原因万一巧碰终生难遇的火灾,没有一种很得力的可独立自救逃生的工具,其后果不可设想,有很多火灾,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社会上现有的高楼逃生方式有很多,比如斜绳滑降逃生,是用一根长绳子一头拴在有险情的楼上,绳子的另一头拴在下方一个受力点上或用汽车拉着形成一个斜坡度;又比如用绳子拉吊篮放降逃生;还有用气垫包垫地让遇险人员跳楼逃生……以上这些逃生方式都要依赖别人,并要在火灾中召集人员或等消防人员后续赶来才能组织实施。另外,还有一些需要遇险人员自己手动控制滑绳装置下滑速度的快慢,有些需要遇险人员往楼顶奔,因为在楼顶上开设了消防安全道口,到了楼顶等于到了室外,浓烟熏不到,再使用专门的高楼逃生装置,从消防道口上悬空垂直下滑,人顺着绳索慢速下滑。
总之,现有技术中的高楼逃生器使用都很不方便,而且也无法在逃生过程自动调节下降速度,使用安全性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且可以全自动控制下降速度的便携式高楼逃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选择全自动控制下降速度或手动控制下降速度的便携式高楼逃生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便携式高楼逃生器,主要由壳体和组装在壳体中的钢丝绳、带内齿轮的钢丝轮、齿轮增速机构、离心轮、杠杆式离心块、离心套组成,钢丝绳缠绕在钢丝轮上,钢丝绳的一头伸出壳体外并固定在钢钩上,钢丝轮的内齿轮传动于齿轮增速机构,齿轮增速机构的末级齿轮和离心轮固定在离心轮轴上,杠杆式离心块通过轴销固定在离心轮上,与杠杆式离心块产生离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离心套则固定在壳体上。
上述离心套与杠杆式离心块之间增设刹车片。
上述离心轮的侧面带有叶片,通过离心轮转动带动叶片转动,可用作散热风扇。
上述壳体上通过销轴装有刹车手柄,手柄与壳体之间设有复位扭簧,手柄上装有刹车块,刹车块由手柄推动压紧在离心轮上,离心轮还起到刹车鼓轮作用,实现手动刹车,手动调节下降速度。
上述离心轮轴上还固定一个击铃块,离心套带有警铃,击铃块与离心套的警铃接触,由离心轮轴转动带动击铃块敲击离心套的警铃,起到警铃作用。
上述壳体内还装有导轮装置,钢丝绳的一头穿过导轮装置,伸出壳体外。
上述导轮装置包括前后两个导轮,钢丝绳的一头穿过两个导轮之间,伸出壳体外,由两个导轮限制钢丝绳前后摆动。
上述导轮装置还包括一个导轮和一个压线块,钢丝绳的一头穿过导轮和压线块之间,伸出壳体外,由导轮和压线块限制钢丝绳左右摆动,压线块防止钢丝轮上的钢丝绳松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可直接背负在身上使用。当灾难降临时,先从该逃生器内拉出一小段钢丝绳,通过其上的钢钩,将其一端固定在房间内,然后背起此高楼逃生器从阳台或窗户往外逃,逃生人员在下滑过程中,靠自身重力由钢丝绳拉动带内齿轮的钢丝轮转动,带内齿轮的钢丝轮带动齿轮增速机构,把动力传递给离心轮轴,离心轮轴通过离心轮带动杠杆式离心块高速旋转,杠杆式的离心块高速旋转产生径向的离心力,离心力作用在离心套,产生摩擦力阻碍杠杆式离心块的旋转,再通过齿轮增速机构阻碍带内齿轮的钢丝轮的放线速度,从而达到自动控制逃生人员的下降速度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可通过手柄及扭簧压紧刹车块与离心轮轴上的离心轮,由齿轮增速机构阻碍带内齿轮的钢丝轮的放线速度,达到手动调节下降速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离心轮在高速转动过程中,还可带动离心轮上的叶片,产生轴向风力,带走杠杆式离心块上的摩擦片产生的热量。并在由击铃块和离心套上的警铃作用,在下降过程中,击铃块敲击警铃发出响声,以防止不法分子使用。再则,导线装置可确保下降时更平稳。
总之,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由杠杆式离心块与离心套配合自动控制,按一定速度下降,通过刹车手柄又可方便控制下降速度,在下降过程中,边放绳边下降可轻便地避开一切障碍物,降落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志龙,未经许志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2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带
- 下一篇:胰岛素轮流注射部位标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