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头转换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8190.7 | 申请日: | 2007-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31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渭;刘瑞锋;吴美麟;兰振善;王国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苍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3/94 | 分类号: | H01R33/9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素华 |
| 地址: | 350007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头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同型号灯头的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节能灯由于其发热量小、节能,符合当前社会追求环保节约能源的发展趋势,因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的节能灯灯座,只能配合安装固定型号的灯头。不同型号的灯头只能选用不同型号的灯座与之相配合。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使用者往往不知道自己灯座的型号,而买了与自己灯座不相匹配的灯头,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针对这种情况,有人设计出了一种灯头转换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是一种现有技术的灯头转换装置。主要包括小型号灯头1’和灯头转换件2’两个部件,灯头转换件2’的作用是将小型号灯头1’转换成大型号灯头。小型号灯头1’外表面的金属外壳具有外螺纹。灯头转换件2’包括顶部封闭的外壳21’,该外壳21’是中空的圆柱体,外壳21’外层包覆具外螺纹的金属外壳24’,左螺纹盖22’与右螺纹盖23’装配在外壳21’内形成一环形筒,该环形筒具有左螺纹盖22’与右螺纹盖23’组成的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小型号灯头1’的外螺纹相配。当小型号灯头1’旋入环形筒时,在小型号灯头1’与环形筒上边缘设有一卡位结构3’防止小型号灯头1’逆向旋转。该卡位结构3’包括环形筒上边缘的支撑件31’、弹簧线32’、小型号灯头1’根部的凹槽33’,该弹簧线32’一端321’抵住支撑件31’,另一端322’是向内弯折的咬合端。随着小型号灯头1’旋入环形筒,弹簧线32’的咬合端322’渐渐接近小型号灯头1’根部的凹槽33’,当小型号灯头1’完全旋入环形筒时,弹簧线32’的咬合端322’恰好卡在小型号灯头1’根部的凹槽33’中,从而防止了小型号灯头1’的逆向旋转。
该现有技术的灯头转换装置有效地实现了两种不同型号灯头的转换,小型号灯头旋入大型号转换件中,即成为了大型号灯头。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该现有技术的灯头转换装置存在以下弊端:1、由于该结构只能防止小型号灯头逆向旋转,而不能防止小型号灯头持续旋转,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小型号灯头持续旋转而将外壳顶部顶破的现象;2、小型号灯头持续旋转会造成环形筒、小型号灯头金属外壳、小型号灯头金属外壳内部三者之间脱胶或打滑现象;3、该结构不符合国际上规定的3N·M的扭力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稳定、防止脱胶打滑现象的灯头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灯头转换装置,包括小型号灯头与灯头转换件,其中小型号灯头包括灯体和一具有金属外壳的灯头,该灯头表面具有外螺纹;灯头转换件包括一中空的圆柱体外壳,左螺纹盖与右螺纹盖装配在该外壳内形成一具有内螺纹的环形筒,该环形筒的内螺纹与小型号灯头外螺纹相配;所述中空的圆柱体外壳内边缘与小型号灯头根部具有防止小型号灯头逆向旋转的第一卡位结构;所述中空的圆柱体外壳靠近小型号灯头的边缘向内形成一环形平台遮盖住环形筒,该环形平台的内径略大于环形筒的内径;所述环形平台与小型号灯头根部具有防止小型号灯头持续旋转的第二卡位结构。
所述第二卡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环形平台上沿环形平台内边缘的第一凸出部,小型号灯头根部的与第一凸出部相配合的第二凸出部。
所述第一凸出部是沿环形平台内边缘顺时针方向高度从高到低的导向条,所述第二凸出部是沿小型号灯头根部沿顺时针方向高度从高到低的导向条。
所述第一凸出部是对称设置在环形平台内边缘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出部也是对称设置在沿小型号灯头根部与第一凸出部相配合的两个。
所述第一卡位结构包括环形平台外边缘的支撑件、弹簧线、小型号灯头根部的凹槽;该弹簧线一端抵住支撑件,另一端是向内弯折的咬合端;所述咬合端与凹槽相配合。
所述小型号灯头根部的凹槽是均匀分布在小型号灯头根部周围的四个。
所述左螺纹盖与右螺纹盖中的其中一螺纹盖具有顶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最大的不同点是不仅具有防止小型号灯头逆向旋转的卡位结构,还具有防止小型号灯头持续旋转的卡位结构。因而,当小型号灯头旋进时,在两卡位结构的作用下,固定非常稳定。而且,卡位结构是设置在中空圆柱体外壳上,而不是设置在环形筒上,有效防止了环形筒在小型号灯头的作用力下与中空圆柱体外壳之间脱胶打滑现象,且能够满足国际上规定的3N·M的扭力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苍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苍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C卡接口防过电压攻击模块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电视回放功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