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杆箱包底座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8064.1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91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永国 |
主分类号: | A45C13/38 | 分类号: | A45C13/38;A45C1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梧邨 |
地址: | 3620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杆 箱包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杆箱包,特别涉及一种拉杆箱包底座。
背景技术
公知的大的行李箱一般设置成拉杆箱包,该拉杆箱包一般包括箱体、拉杆架、底座三部分组成,拉杆架设置成可伸缩且其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一般设有一对行走用滚轮及设于滚轮另一侧的支撑脚,箱体设于底座上。如2006年3月29日公告的中国专利CN2766621Y公开一种旅行箱包,其包括L型框架以及设于该框架上的箱包,在L型框架的长框架上设有伸缩式拉杆,在L型框架的短框架上设有两行走轮和两支撑脚,在L形框架的短框架上设有抽拉杆,所述两个支撑脚设于抽拉杆的端部,在两个支撑脚内分别设有弹性卷轴和缠绕其上的捆扎带。该种L型框架由于采用整体设计,在流通或使用过程中占用包装体积大,包装、运输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设计的拉杆箱包底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拉杆箱包底座,包括行走支架及支撑支架,所述行走支架与支撑支架可拆卸地插接成一体。
上述拉杆箱包底座,所述行走支架设有至少二个插槽,所述支撑支架设有分别与各插槽相适配的卡头,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卡头末端设有防止卡头从插槽上松脱的限位台阶。
上述拉杆箱包底座,所述支撑支架设有三个卡头,且中间的那个卡头末端设有限位台阶。
上述拉杆箱包底座,所述不设有限位台阶的另外两个卡头其侧面设有加强筋。
上述拉杆箱包底座,所述行走支架位于插槽附近设有用于顶开限位台阶使得卡头从插槽脱落的释放装置。
上述拉杆箱包底座,所述释放装置是与所述行走支架一体成型且设于插槽下方的弹性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拉杆箱包底座采用行走支架与支撑支架可拆卸地插接这样一种分体式设计,从而在包装、运输过程中所述行走支架与支撑支架可以相分离,减小单个底座的包装容积,进而降低运输费用,而在使用时,可以把行走支架与支撑支架相插接,再把箱包固定于该底座上,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一立体分解图;
图3是实施例二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阅读本实施例之前,请参阅背景技术提到的专利文献及2007年5月9日公告的中国专利CN2896985Y公开的拉杆箱专利文献以便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图2,实施例一公开一种拉杆箱包底座,其包括行走支架1及支撑支架2,所述行走支架1上侧设有两个固定孔11用于固定箱包拉杆,行走支架1的下方通过两根滚轴12与两个滚轮13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并且所述行走支架1上设有三个并排的插槽14,为成型方便,该三个插槽14实际上形成一个相互连通的空腔,位于中间的插槽14上设有开口141。所述支撑支架2大致呈一平板状,其远离滚轮13的那一侧设有两个支撑脚21,支撑支架2上并排设有三个相互分离的卡头22,位于中间的卡头22其末端设有限位台阶221,位于两侧的两个卡头22其底面分别设有两个加强筋222。所述插槽14的两侧设置成适宜加强筋222插入的空腔。在包装运输时,所述行走支架1与支撑支架2分离后进行包装,在使用前,把卡头22插入到插槽14中,使得限位台阶221卡设于开口141的侧沿防止其滑脱。当需要松开行走支架1与支撑支架2时,只需用手按下限位台阶221,同时对两者往相反的方向用力即可。
参考图3,实施例二提供另一种拉杆箱包底座,其包括行走支架3与支撑支架4,相对于前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行走支架3其中间插槽31上的开口部分设有弹性片311,所述支撑支架4上的卡头41不设有加强筋,行走支架3与支撑支架4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当需要把两者相分离时,只需按下弹性片311,对行走支架3与支撑支架4施加反向作用力即可方便地把两者分开。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各插槽可以是相连通的也可以独立且分别与各自的卡头形状相适配。卡头一般设置成相分离的结构,这样设有限位台阶的卡头具有较大的扰性以方便插接或释放,同时可以是所有的卡头都设有限位台阶。反过来,可以是行走支架设有卡头,而支撑支架设有插槽,该技术方案当属在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前提下所做的等同替换,仍应函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国,未经刘永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