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穿式防抢、防盗提背包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07905.7 | 申请日: | 2007-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52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池彩彤;田英俊;田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彩彤 |
| 主分类号: | A45F3/00 | 分类号: | A45F3/00;A45C13/00;A45C13/1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华 |
| 地址: | 台湾省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穿式防抢 防盗 背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背包,特别是一种可穿式防抢、防盗提背包。
背景技术
查,现行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082101477号『衣裳提包两用服1』案,参阅图1,其依序包含一下背部11、一上背部12及一拉链13;其中,该下背部11开设有一位于中央的开叉部111,该开叉部111具有一对彼此相对的开叉边缘112及一顶端113;另上背部12,其系与该下背部11相连,并且具有彼此相对的二前布块12a、12b,分别连接在该下背部11的相反侧;又,该拉链13系设置于该开叉边缘112及顶端113上。
配合参阅图2、3,藉该拉链13拉合,并且将该衣裳提包两用服1的内侧外翻,即可形成一提包,而该拉链13的链轨131乃形成该提包1的封闭底部及两相对的第一、第二封闭侧缘,同时该第一及第二闭合组件则形成一对大致平行且彼此相对的提包顶缘,于该对顶缘之间则形成提包的开口。
虽习知专利案具有提包、穿着等使用功效,不过详细检视前述内容可知,该拉链13仅位于该下背部11位置,因此无法将提包完全密封,再加上该提包拿取物品时需要将该拉炼完全打开方可取物,所以在防抢、防盗效果上大打折扣外,就连该提包可能存放部品体积亦将受到限制,故构造设计仍有极大改善空间;再者,该上述衣裳提包两用服主要在于可变换成衣裳及提包,但在于该衣裳穿戴时的舒适感,并无考虑转变成提包后之取物时的人体工学的设计上,因此使用上仍有不便之处,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式防抢、防盗提背包,其可增强背包的防抢及防盗效果外,亦可依需求而适时变更为背心穿着,更增加使用的方便性。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可穿式防抢、防盗肩包,其包含有:一本体,其区分有左、右片体,而该左、右片体的周缘系分别由一上缘端、一下缘端、一侧缘端及一接合端所圈围而成,且该左、右片体的接合端相互接合形成一连结区;分设于该左、右片体上的肩背部,该每一肩背部的两端系连接于该上缘面上,以使该每一肩背部的两侧呈镂空状的开口;及一拉链组,其具有二链轨及横跨该二链轨的第一、二链头,其中,该二链轨系由该连结区的一端沿着该左、右片体的侧缘端至下缘端至连结区的另一端,同时该第一、二链头系可于该二链轨上滑移,并且该第一、二链头呈相反方向移动时,该二链轨系呈分离状态。
该等链轨绕设该左、右片体的侧缘端前,先行设置于该肩背部周缘。
该其一镂空开口上设置有一调整装置,以调整该镂空开口尺寸大小。
该调整装置系可为一拉链或复数钮扣。
该本体上固设有复数具开口的袋体。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藉由该第一、第二链头在该两链轨上相同方向滑动,可将该左、右片体相互连接形成一可容物的肩包态样,同时将手臂穿置该肩背部可供使用者背负;反之,该第一、第二链头呈相反方向移动时,该左、右片体系呈开启状态,而形成一背心型态穿着于身上,除增加防抢及使用的方便性外,在于穿着时该袋体系位使用者正面,不论在物品拿取上,更加顺手方便,亦加强防抢、防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衣裳提包两用服的第一示意图;
图2是习知衣裳提包两用服的第二示意图;
图3是习知衣裳提包两用服的第三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心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背心展开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肩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心示意图;及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肩包示意图。
主要组件代表符号说明
5提背包 51本体 52肩背部 53拉炼组
54袋体 55调整装置 51a左片体 51b右片体
511上缘端 512下缘端 513侧缘端 514结合端
515连结区 521镂空开口 531链轨 532第一链头
534第二链头 6物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彩彤,未经池彩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7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振动高频振网筛的传递振动装置
- 下一篇:防盗油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