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定位块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07801.6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2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1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结构,尤指一种钢筋定位块。
背景技术
建筑用钢筋,在灌注水泥后,钢筋与水泥柱边缘必须保持一定间距,且该间距需满足建筑标准。为达到此种要求,在灌注水泥前,要将钢筋通过定位块固定在模板中。现有的钢筋定位块是由位于两侧呈对称状的侧翼以及一个中央穿孔所构成,且两者是一体成型,其中穿孔的开口设于下方,从而令穿孔可弹性张合,以供钢筋卡套。在使用时,该定位块能夹垫于钢筋与模板之间,从而使灌注水泥后钢筋与模板间能产生一符合建筑规格的混凝强化的间距。然而,现有结构的定位块在使用时,必须使用八个定位块,方能将钢筋定位于模板的四个面间,如果任何一面缺少定位块,将可能造成钢筋与模板间的间距不一致,使灌注水泥后,钢筋与模板间不能产生一符合建筑标准的混凝强化的间距,因此既费时又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需两个定位块即可将钢筋定位于模板中的钢筋定位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钢筋定位块,它包括垂直相交而成L形的两片体,在上述两片体的相交端,向内斜向设置有数斜杆,该斜杆的外端设有用以夹持钢筋的纵向主筋的夹持部。
所述两片体的适当处还各设有一相互垂直的辅助夹持部,该辅助夹持部用以夹持钢筋的横向箍筋。
所述两片体为板片状或栅栏状。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定位块设有两个呈垂直的片体,因此可将其放置于模板的角落,这样,只需以两个定位块夹持于钢筋的同侧两端或两对角端,即可将钢筋固定于模板中,使灌注水泥后钢筋与模板间能产生一符合建筑标准的混凝强化的间距,其相较现有钢筋定位块需要八个方能将钢筋定位于模板的四个接触面间,显然较省时又经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于横梁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于柱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块包括两片体1,该两片体1垂直相交而成L形,而该片体1可为板片状,也可为栅栏状(图中为栅栏状),且以栅栏状为较佳,因为在灌注水泥后,水泥可灌于栅栏的间隙内,从而更有效的与水泥结合。
在上述两片体1的相交端,向内斜向设置有数斜杆2,该斜杆2的外端设有夹持部3,该夹持部3由一具缺口31的环槽32构成,该缺口31的设置,令环槽32可弹性开合,从而可使钢筋的纵向主筋41夹持于环槽32内。
此外,在所述两片体1的适当处还各设有一相互垂直的辅助夹持部5,该辅助夹持部5的形状与上述夹持部3的形状相同,其也由一具缺口51的环槽52构成,该辅助夹持部5用以夹持钢筋的横向箍筋42。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于横梁的剖视图。一般来说,建筑用钢筋是由若干纵向主筋41及若干横向箍筋42组成,当将两者绑妥或焊接固定后,将两个所述的定位块以夹持部3及辅助夹持部5分别与同侧两端的主筋41及箍筋42结合后,一齐置入模板6所形成的槽内,由于本实用新型钢筋定位块的两片体1呈垂直,因此当将其放置于模板6的角落时,可分别贴接于两垂直邻接的模板6的内面,从而使灌注水泥后钢筋与模板间能产生一符合建筑标准的混凝强化的间距。
再如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于柱体的剖视图。该钢筋的主筋41与箍筋42被固定后,将两个所述的定位块以夹持部3及辅助夹持部5分别与两对角的主筋41及箍筋42结合后,一齐置入模板6所形成的柱孔内,由于本实用新型钢筋定位块的两片体1呈垂直,因此当将其放置于模板6的角落时,可分别贴接于两垂直邻接的模板6的内面,从而使灌注水泥后钢筋与模板间能产生一符合建筑标准的混凝强化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7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降低温升的电动机定子
- 下一篇:一种电连接器快速锁紧及分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