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片式激光腔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7618.6 | 申请日: | 2007-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16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吴砺;凌吉武;彭永进;黄友义;杨建阳;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8 | 分类号: | H01S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4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片式 激光 | ||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平平腔结构的微片式激光腔。
背景技术
微片式激光器腔结构已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泵浦的激光器中,即其激光增益介质Nd:YV04与倍频晶体KTP平行平片通过胶合粘结构成一体,形成超小尺寸微片激光腔应用于半导体泵浦绿光激光器中。其中采用大片激光增益介质Nd:YV04与倍频晶体KTP的胶合后直接切割成小片进行使用,可大大降低成本,同时可直接用于端面泵浦,只需简单移动泵浦点位置,即可获得输出。
然而该结构对于接受角大的倍频晶体KTP易于加工制作,但对于接受角特别小的倍频晶体BBO、BiBO,控制加工角度精度却非常不易,很难制作出微片式激光器。另外,若微片结构长度较长时,不易制作成通光截面小的器件,若加大晶体通光面的尺寸,则会提高微片制作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采用平平腔结构,光学元件可以精密调节的微片式激光腔。
本实用新型实现以上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微片式激光腔包括一个标准具支架、激光增益介质和倍频晶体,在激光腔前后分别设有前腔片和后腔片,其中激光增益介质固定在标准具支架上,倍频晶体或光学元件固定在微调机构上,微调机构固定在标准具支架上。
微调机构为凹凸球关节支架。
后腔片之前的光学元件为楔角片时,后腔片平行楔角的斜面。
前后腔片粘结一片或一片以上光学材料形成复合前后腔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实现对倍频晶体或光学元件相对位置的精密调节,达到最佳倍频效率;当采用楔角片,可产生激光振荡腔;采用复合前后腔片,选择控制标准具支架和复合腔片膨胀系数,使整个激光腔元件温度得到补偿,激光腔随温度变化较小或不变。本结构成本低,部分元件可调节,制作简单。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片式激光腔结构之一的视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片式激光腔结构之二的视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片式激光腔结构之三的视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片式激光腔结构之四的视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微片式激光腔结构之五的视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微片式激光腔截面的视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或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微片式激光腔包括一个标准具支架1、激光增益介质2和倍频晶体3或光学元件4,在激光腔前后分别设有前腔片和后腔片5、6,标准具支架1为三个分立件11、12、13构成,分立件11、12、13在通光方向前后两个端面平行且等厚,可以采用单一或一种以上的平行平片材料构成,它们可以是下膨胀或负膨胀系数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用来补偿激光总腔长随温度产生的变化,其中激光增益介质2固定在标准具支架1上,可以固定在分立件11或13,倍频晶体3与激光增益介质2粘结,光学元件4固定在微调机构7上,微调机构7为凹凸球关节支架,其固定在标准具支架1上。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微片式激光腔的后腔片6之前的光学元件4为楔角片时,后腔片6采用平行楔角的斜面的平行平片。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微片式激光腔的前后腔片5、6粘结一片或一片以上光学材料8形成复合前后腔片。选择前后腔片5、6以及光学材料8的膨胀系数,可实现整个激光腔光学元件的温度补偿,使激光腔随温度变化较小或不变。
如图5或6所示,本实用新型微片式激光腔的前后腔片5、6直接采用激光增益介质材料,并在其前后端面分别镀上前腔膜和后腔膜,倍频晶体3固定在微调机构7上。
上述各光学元件之间的固定或粘结均可采用胶合,光胶和深化光胶式粘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7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流式生物滤池
- 下一篇:管道裂纹泄漏自动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