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用饮水袋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7569.6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42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施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风玲 |
主分类号: | A45F3/20 | 分类号: | A45F3/2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246福建省晋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用 饮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用饮水袋。
背景技术
公知的饮水袋一般由袋身、设于袋身侧面上的大口径清洗环、盖设于大口径清洗环上用于防止袋身内的液体溢出的大口径清洗盖、设于袋身上的出水口及连接出水口的水管组成,水管上设有出水阀弯头,所述出水阀弯头另一端设有吸水嘴。2007年2月21日公告的中国专利CN2870572Y公开的一种运动吸水袋,其是在袋身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的一端与袋身相连通,出水口另一端与水管连接。该种水管连接方式的不利之处是在袋身装满水后,水管与出水口的连接部分是应力高度集中区域,在长时间受力后容易发生水管弯折导致水管被堵死吸不出水的情况,更严重的是水管与出水口连接处发生疲劳断裂导致液体泄漏,使得饮水袋使用寿命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耐用饮水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耐用饮水袋,包括袋身、设于袋身侧面的出水口及连接出水口的水管,所述出水口包括出水环及沿圆周方向可任意旋转地设于出水环上的出水弯头,所述水管一端与出水弯头连接,水管另一端设有出水阀,所述出水阀设有吸水嘴。
上述耐用饮水袋,所述吸水嘴与出水阀之间设有变径接头。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耐用饮水袋不管是装水还是没有装水,其在携带或使用过程中水管都可以避免受到过度的弯折或扭曲,防止应力集中引起的水管损坏,进而延长饮水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出水阀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2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本实用新型是在公知结构上所做的改进,相信仔细阅读2007年2月21日公告的中国专利CN2870572Y公开的一种运动吸水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用新型。
参考图1、图2、图3、图4,实施例公开一种耐用饮水袋,其包括袋身1、出水环2、出水弯头3、水管4、出水阀弯头5、吸水嘴6、大口径清洗盖7、大口径清洗环8、大口径手柄9。其中袋身1是一个由柔性的食品级塑料制得的袋子,大口径清洗环8、出水环2分别设于袋身1的同一侧面分别用于装水及出水,所述出水环2为中空结构且其底部与袋身1固接,出水环2上部为柱形结构,其圆周外侧面设有一凸环21,所述出水弯头3为一中空90度弯头结构,出水弯头3的一端套设于出水环2上部,对应凸环21的位置所述出水弯头3内侧壁上设有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凸环21即卡设于该凹槽内,出水弯头3的另一端与水管4连接,水管4的另一端设有出水阀弯头5,出水阀弯头5设有一变径接头51,该变径接头51的一端与出水阀弯头5密封连接,变径接头51另一端设置成伞形结构并籍由该伞形结构与吸水嘴6密封连接,吸水嘴6末端平面部分设有圆形开孔,相对于2006年2月15日公告的中国专利CN2757658Y即一种饮水袋中的出水阀弯头结构,该变径接头51可以在牙齿咬下吸水嘴6的两侧时,在圆形开孔与变径接头51之间形成一个更大的开口以方便吸水。所述大口径清洗环8设有外螺纹,大口径清洗盖7设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防止液体泄漏,大口径手柄9设于大口径清洗环上以旋紧大口径清洗盖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风玲,未经施风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75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