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车车辆轮对原位接触式检测专用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07416.1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29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俊明 |
主分类号: | B61K9/12 | 分类号: | B61K9/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雁翔;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车车辆 轮对 原位 接触 检测 专用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探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机车车辆轮对原位接触式检测专用探头。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命脉之一的铁路运输也经历了数次的大提速,而每一次的提速都对机车车辆的行车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轮属于机车车辆的走行部,车轮承受着车辆的全部重量,且在轨道上高速运行时还承受着从车体、钢轨两方面传来的其他各种作用力,因此,车轮的质量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对它的制造、检修均有着严格的规定。车轮的结构、形状、尺寸,材质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按其结构分有整体轮与轮箍轮,轮箍轮又可分为铸钢辐板轮心、辗钢辐板轮心及铸钢辐条轮心的车轮;整体轮按其材质又可分为辗钢轮,铸钢轮等。无论是何种材质或结构的车轮,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使用后,由于应力集中或疲劳的缘故,轮体会产生肉眼难以看到的细小裂纹等缺陷,如不能及时发现,就会产生大裂纹造成车轮的损块,并进而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因而及时地对车轮轮体进行缺陷检测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由于机车车轮的轮体的内外侧通常都装有动力传动、制动等装置,因此,采用现有技术的探头是难以伸入到装有动力传动、制动等装置的车轮轮体壁体处通过接触方式进行探测,这就造成了对车轮轮体原位缺陷检测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机车车辆轮对原位接触式检测专用探头,通过对探头结构的特殊设计,使得该专用探头可以十分方便在机车车辆轮对原位处对车轮轮体内外两侧进行接触式缺陷检测,从而保证了列车的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车辆轮对原位接触式检测专用探头,包括:
一传感器盒,内装有用于缺陷检测的电子元器件;
一U形夹臂,传感器盒枢接在U形夹臂前端的U形口内;
一第一臂,为直杆形状,直杆的前端与U形夹臂尾端相连接;
一第二臂,为L形杆件,L形杆件的第一直臂前端与第一臂的尾端相枢接,其枢接处装有一可使L形杆件的第一直臂与第一臂之间构成夹角的弹簧;
一第三臂,第三臂的前端与第二臂的L形杆件的第二直臂的尾端相连接。
所述的传感器盒与U形夹臂的枢接处还装有将传感器盒的转动限定在一定的角度内的限位结构。
所述的第一臂前端与夹臂尾端之间的相连接为焊接相固定。
所述的第一臂前端与U形夹臂尾端之间的相连接为以第一臂轴心为转轴的枢接相连接,在U形夹臂尾端设有枢接孔,第一臂前端联接在U形夹臂的枢接孔中。
所述的U形夹臂前端的两耳片上分别设有一同轴线的枢接孔,传感器盒的两对应盒边分别设有一同轴线的凸柱,传感器盒的两凸柱分别对应安装在U形夹臂前端的两枢接孔中。
所述的第一臂的尾端向后设有一凸柱,第二臂的前端设有可容入所述第一臂尾端凸柱的由两耳片构成的U形槽,第一臂尾端的凸柱插入第二臂前端的U形槽中并通过铆接方式铰接在第二臂前端的两耳片上,弹簧安装在第二臂前端的U形槽中,弹簧的一弹片弹性张顶在第二臂前端的U形槽槽底,弹簧的另一弹片弹性张顶在第一臂尾端凸柱的端面。
所述的第二臂的尾端设有一凸柱,第三臂的前端设有可容入所述第二臂尾端凸柱的由两耳片构成的U形槽,第二臂尾端的凸柱插入第三臂前端的U形槽中并通过螺栓、螺帽固定在第三臂前端的两耳片上。
所述的第三臂包括内杆件、外套管、松紧接头,松紧接头固定在外套管的端头,外套管通过松紧接头滑套于内杆件。
所述的第三臂尾端还套装有便于人体手部握住的手握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俊明,未经林俊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7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残留防污染静脉输液接头
- 下一篇:灯饰首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