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体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7037.2 | 申请日: | 200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7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詹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吉静家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2 | 分类号: | F16B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许多日常生活用品中,常可见到许多利用各式管体做为支撑或当做握柄、把手等使用,且为在包装、收纳、供民众选购携带上更能简易便利,而常会令该管体以多段式构成,在欲使用时再予以组装结合。
其中,如图4所示现有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即为一般常见的管体组合结构,其主要是在一管体51的一端套掣一组接块52,在该组接块52向外凸设有螺杆521,且对应于另一管体53的一端也套掣有另一组接块54,该组接块54则对应螺杆521凹设有螺孔541,以能利用该管体51组接块52上的螺杆521螺设入另一管体53组接块54的螺孔541中,而让两管体51、53相互组接结合定位。
然而,上述管体的组合结构,其虽可达到令两管体51、53相互螺设结合的预期功效,但在其实际操作施行使用上却发现,该结构在令两管体51、53间的相互结合仅是利用螺杆521与螺孔541的螺设,仅是呈一单点的结合方式,不仅在管体51、53组接结合后会在组接处产生歪斜的情况,且同时使得两管体51、53间的结合强度不足、相对支撑力也较为不足,极易在受力时造成在螺杆521与螺孔541螺设结合处断裂的情况发生,令其在使用上仍存有改进的空间。
另请再参阅图5所示另一现有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是另一种常见的管体组合结构,该结构主要是在一管体61的一端形成中空状的套掣孔611,且在另一管体62的一端对应该套掣孔611形成有一内缩的套掣段621,以能利用该套掣段621紧迫插套在该套掣孔611中,而让两管体61、62相互组接结合定位。
然而,上述另一种管体的组合结构,其虽同样可达到令两管体相互套掣结合的预期功效,但在其实际操作施行使用上却仍发现,该结构在令两管体61、62间的相互结合时,是利用套掣段621与套掣孔611的紧迫插套结合,使得该套掣段621与套掣孔611间的尺寸需紧密配合,若太松易造成套掣段621容易由套掣孔611中脱落,若太紧则易导致套掣段621无法顺利插套入该套掣孔611中,组装极为不便,而令该以相互套掣结合两管体61、62的方式在使用上仍存有改进的空间。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秉持多年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再予研究改良,提出一种管体连接结构,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体连接结构,使两管体间的连接更稳固不脱落,衔接结合更简易便利,且结合后的管体间更挺直不歪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管体连接结构,主要在管体的一端设有套掣段,且在该套掣段外端组设结合组接块,并在该组接块的前端凸设有螺杆,而在另一管体的一端对应该套掣段则形成套掣孔,该套掣孔内也组设结合组接块,且该组接块对应前述螺杆凹设有相配合的螺孔。
其中,所述管体的套掣段为管径向内缩束形成。
所述管体与套掣段间的延伸连接处形成一倾斜状的迫紧部。
所述组接块间形成相对应的锥状套合部与内凹锥形套合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比较,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两管体间利用套掣段与套掣孔相互套设插掣结合,且同时在该套掣段与套掣孔间以设置的组接块上的螺杆及螺孔相螺设结合,使得在两管体结合时,能让两管体间的连接不仅更为稳固而不脱落,且同时在衔接结合上也能更为简易便利,并在组设结合后令管体间更为挺直而不歪斜,以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具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设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现有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管体 11套掣段
12迫紧部 2组接块
21套合部 22螺杆
3管体 31套掣孔
32限位部 4组接块
41套合孔 42螺孔
51管体 52组接块
521螺杆 53管体
54组接块 541螺孔
61管体 611套掣孔
62管体 621套掣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吉静家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吉静家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7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