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踏步机弹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6607.6 | 申请日: | 200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2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余惠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惠南 |
主分类号: | A63B22/04 | 分类号: | A63B22/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踏步 弹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训练器件元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踏步机弹片。
背景技术
新型踏步机包括一基架、两踏动部以及一连动部,两踏动部均枢设于基架上以供踩踏,连动部连动两踏动部以带动两踏动部反向运动,踏动部和基架之间的枢轴线倾斜设置,两踏动部之间连接有弹片。由于该类踏步机踏动部动作时可同步进行踏步锻炼、扭腰锻炼以及腿肌肉拉肌锻炼,因此弹条不但要提供长度方向的阻力还要提供扭力。而目前传统踏步机的弹片有两种。第一种弹片为首尾相连的闭合弹条,该闭合弹条的扭距变形系数低,不能满足该踏步机的性能要求。第二种弹片只在左、右端部分别开设有连接孔,该弹片扭距变形系数过高,也不能满足该踏步机的性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踏步机弹片,其克服了传统踏步机的弹片不能满足新型踏步机的性能要求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踏步机弹片,该弹片包括一体成型的两连接部以及一位于两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该两连接部均开设有一个上下贯穿的连接孔,该中间部开设有两个独立的、上下贯穿的让位孔。
该两连接孔左右对称,该两让位孔左右对称,且该两连接孔的左右对称轴线与两让位孔的左右对称轴线重合。
该让位孔的横截面周框包括两前后对称的直线段以及一圆心朝外的弧线段,该两直线段第一端通过倒角相交,第二端通过倒角交于弧线段。
该两让位孔的弧线段相远离,且该弧线段的圆心与连接孔的圆心重合。
该让位孔的直线段与弹片外边缘相对部分相平行。
该连接孔内套设有连接套。
该弹片成类“8”字形。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弹片开设有两个独立的、上下贯穿的让位孔,因而使得不但弹片长度方向变形系数符合新型踏步机的弹片性能要求,而且该弹片扭距变形系数也符合新型踏步机的弹片性能要求。让位孔的横截面周框的两直线段第一端通过倒角相交,第二端通过倒角交于弧线段,则不但弹片扭距变形系数也符合新型踏步机的弹片性能要求,而且还可避免让位孔撕列。让位孔的直线段与弹片外边缘相对部分相平行,弹片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的踏步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的踏步机的掀去踏动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的弹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的弹片的主视示意图。
标号说明:基架1、踏动部2、连动部3、连接部4、弹片5、底座11、枢轴12、中间杆13、踏动板21、支撑架22、固定件23、转动套24、转动杆31、支杆32、U形件41、中间柱42、连接孔51、让位孔52、连接套511、直线段521、弧线段522。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踏步机弹片,如图1、2所示,包括一基架1、两踏动部2、一连动部3、两连接部4以及一弹片5。
如图1、2所示,基架1包括一底座11、两枢轴12以及一中间杆13;底座11为类口字形框架,该底座11可平稳地可定位于地平面之上;两枢轴12对称固设于底座11前部左右,该两枢轴12倾斜并对称设置以布置成倒“八”字形;该中间杆13固设底座11后部中间。
如图1、2所示,踏动部2包括一踏动板21、一支撑架22、一固定件23以及一转动套24;该支撑架22固设于踏动板21底面;该固定件23顶端固设于支撑架22前部,下端往外斜;该转动套24固设于固定件23下端;上述的转动套24可转动套接基架1的枢轴12,以使得踏动部2可相对基架1做滑摆动作。
如图1、2所示,连动部3包括一转动杆31以及两支杆32;该转动杆31中部可转动连接于基架1的中间杆13;该两支杆32的第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转动杆31的左右两端,该两支杆32的第二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踏动部2的支撑架22,以使得两踏动部2之间做反向运动。
如图1、2所示,两连接部4对称设置,而且两连接部4分别固设于两踏动部2的相同位置。连接部4包括一U形件41以及一中间柱42;该U形件41固设于踏动部2的支撑架22的与另一踏动部2相近侧面的前部;该中间柱42固定穿设U形件41开口部,该中间柱42轴线和基架1的枢轴12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惠南,未经余惠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6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电净化设备的电晕极
- 下一篇:过滤系统中的反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