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固定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6541.0 | 申请日: | 2007-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48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林桂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桂祥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传榜 |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输液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治疗是医疗治理方法之一,然而在输液过程中,病人被输液的肢体就无意识的运动会造成输液针头脱出现象,易药液外溢,形成皮下水肿。尤其是给儿童或神智不清的患者输液时,这种现象更容易发生,从而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安全隐患,给医疗护理人员带来操作上的困难和麻烦。
现有技术中针对此问题而设计的一些输液固定器,如中国专利92219433.5号公开的“一种输液固定器”,该输液固定器由条形或长方形托板及连接固定带构成,连接固定带分别连接在靠近条形或长方形托板的端部,条形或长方形托板由底板和软面构成。再如中国专利96247618.8号公开的一种“输液用手固定器”,该装置包括摆放手臂的平板,平板上后端有一个阻止前臂活动的半圆套,前端有两片带四个半圆的装置组成一个带四个圆孔的装置,使用时将前臂伸入圆套,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第三节指骨伸入四个圆孔中,上紧两片装置,把手指卡住,再将平板固定住。
类似的输液固定装置还有很多,主要结构大多包含托板和固定带,固定带的固定方式通常有三种方式,即系带式、魔术贴式和松紧带式。这三种固定方式有的操作麻烦,有的在固定过程中易影响到输液管,有的容易被小孩扯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
因此,现有的输液固定装置有待更进一步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固定装置,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输液固定装置在固定方式方面的上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液固定装置,包括一个托板和一个可弯曲的固定带,该固定带的两端部通过插接方式与该托板的两侧边连接,固定带与托板之间形成固定肢体的空间,该固定带两侧边中至少靠近一侧边处设有用于固定输液管的孔。
前述一种输液固定装置,其托板的两侧边分别形成一凸耳,该凸耳上设有条形插孔,所述固定带两端插接于该条形插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近两端处设有使其固定于所述条形插孔中的倒钩体。
并且,所述的倒钩体具有多个,并沿该固定带的长度方向排列。
前述一种输液固定装置,其固定带的两侧边为突出的圆弧形。
前述一种输液固定装置,其固定带近两侧边处都设有用于固定输液管的孔。
所述用于固定输液管的孔设有一供输液管进入的缺口,该缺口的宽度小于输液管的外径。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该输液固定装置的固定带和托板之间采用插接方式固定,很容易使用,并且在使用时不会影响输液管;二、由于采用倒钩体使固定带与托板固定连接,牢固而且安全,不易被儿童或者神智不清的患者拉开;三、在使用结束可采用破坏式的方法去除该固定装置,所以在结构上具有一次性使用的特点,可以防止重复使用,保证了卫生安全;四、固定带的长度可调,适于不同患者;五、此输液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利于普遍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输液固定装置主要结构包括一个托板1和一个可弯曲的固定带2,该固定带2的两端部23通过插接方式与该托板1的两侧边101、102连接,其中固定带2的一个端部由于视角的原因在图中未显示,固定带2与托板1之间形成固定肢体的空间,该固定带2靠近两侧边201、202处分别设有用于固定输液管的孔21、22。
该托板1的两侧边101、102分别形成一凸耳11,由于视角原因,在图中仅显示一个凸耳,各凸耳11上分别设有条形插孔110,所述固定带2两端部23分别播接于该两条形插孔110中。该固定带2近两端部23处设有使其固定于所述条形插孔110中的倒钩体231。并且,该倒钩体231具有多个,并沿该固定带2的长度方向排列,从而可调节固定带2和托板1之间的空间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人使用。该固定带2的两侧边201、202为突出的圆弧形,托板1的四个角部也为圆弧形,以免划伤使用者。
前述用于固定输液管的孔21、22分别设有供输液管进入的缺口211、221,该缺口211、221的宽度小于输液管的外径,使用时可将输液管通过该缺口211或221挤入孔21、22中。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托板1两侧边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固定带2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等。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桂祥,未经林桂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6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水龙头灯
- 下一篇:汽车柴油强化节能环保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