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二衬防排水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6503.5 | 申请日: | 2007-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33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柳自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自道 |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2100福建省宁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二衬防 排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拱形洞结构,特别适用于排水结 构。
现有技术:目前隧道施工是先开挖出隧道洞身,而后对围岩注浆 堵水,再向围岩打入锚杆,锚杆呈圆周放射状。再沿拱形洞廓布上钢 筋网,而后喷射混凝土,布设纵向、横向交错的盲管,使钢筋混凝土 层形成第一道拱形洞防水层。盲管的结构是土工布包裹螺旋状铁丝, 外层土工布吸水、渗水,管芯螺旋铁丝既起着支撑管壁作用,其管内 通孔又起着过水流通作用,将围岩滴水由盲管排至水沟。第二道防水 层是在第一道防水层内表面贴附防水板,防水板材料为EVA等塑料板, 用焊接使之成为拱形洞。第三道防水层是先沿隧道纵向两侧浇注混凝 土矮边墙,而后在矮边墙上方浇注拱形混凝土洞身,浇注完一段混凝 土拱形洞身,就在该洞身纵向端面设置有止水带,止水带安装时带宽 一半在先浇注的混凝土内,另一半外露,以便下一段拱形洞身浇注时 被包裹,成为两段拱形混凝土洞身连接处的防漏密封条。两段拱形洞 身之间也可用止水条作为密封条预埋处理。
三道防水层施工中存在因施工常引发漏水洞和漏水缝,漏水原因 主要有:钢筋网的钢筋头外露和开挖的洞身凸起的尖石块划破防水板, 锚杆头处理不好也同样引发漏水洞;第二道防水板焊接质量也会引发 漏水;第三道洞身浇注时,在台车拱形钢模与防水板之间因浇注压力 挤压防水板,而防水板被挤压时会向上顶着原洞身尖石块引发防水板 被顶破产生漏水洞,止水条、止水带与拱形洞身之间因施工工艺问题 也会产生漏水缝,二次衬砌的拱形洞身与两侧边墙因为不是同体浇注, 本身就存在施工缝。这些都是引发隧道漏水、渗水的因素。当压力水 在渗水进入二二次衬砌的拱形内洞身上表面的夹层中就会形成水囊,水 压力大于二次衬砌混凝土层的抗渗能力时,其薄弱环节即施工缝、沉 降缝就会出现渗漏水。第二、三道防水层的结构就只起着防、堵的作 用,而没用采取防、排结构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 排结合的隧道二衬防排水结构。
实用新型方案:在每段二次衬砌混凝土层的拱形洞身纵向两端部 拱形外侧沿固定有拱形盲管,在二次衬砌混凝土层两侧下端部水平外 侧沿固定有水平方向盲管,拱形盲管与水平方向盲管以三通连接,三 通的另一出口与水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实施防、排水相结合的结构,将施工中引 发的漏水、渗水、及时由盲管结构排出至水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放大图。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在每段二次衬砌混凝土层(4)的拱 形洞身纵向两端部拱形外侧沿固定有拱形盲管(1),在二次衬砌混凝 土层(4)两侧下端部水平外侧沿固定有水平方向盲管(2),拱形盲管 (1)与水平方向盲管(2)以三通(3)连接,三通(3)的另一出口 与水沟连通。
在每段二次衬砌混凝土层(4)前,在第二道防水层即防水板的内 表面对应位置布设固定拱形盲管(1)、水平方向盲管(2),再用三通 (3)连接,而后在三通(3)的另一出口接上水管直通水沟。盲管在 防水板上预固定可以用粘贴方式。盲管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半圆形, 如果是半圆形,则以半圆形的直径平面粘贴在防水板上,排水效果更 佳。
除了基本的拱形盲管(1)与水平方向盲管(2)形成的外框网外, 也可以在该外框网的网内多布设各方向盲管与外框网连通,加强排水 功效。
粘贴好盲管后台车再进行二次衬砌浇注水泥,浇注后,盲管与二 次衬砌混凝土层(4)固结形成整体的拱形洞身。
拱形内洞身与防水板之间若有渗水、滴水,则会被两方向的盲管 及时吸收排至水沟,不会产生积水压力增大时由沉降缝、施工缝渗水 积压而产生的漏滴现象。水平方向盲管(2)的布设承接了盲管上方漏 水,避免了漏水由拱形内洞身矮边墙(5)之间的缝隙流出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自道,未经柳自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65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式动态流量平衡功能的电动调节阀
- 下一篇:双进水调压式燃气蒸汽热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