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专用的自动升降式饵料乘放浮台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6437.1 | 申请日: | 2007-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8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林岗;陈由强;张彦定;吴钦缘;叶冰莹;陈民坚;张华;陈如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1/02 | 分类号: | A01K61/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7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专用 自动 升降 饵料 浮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一种水产养殖技术,具体说涉及一种专门用于水产养殖过程自动升降式的饵料乘放浮台。
背景技术
水产品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保健作用强等特点,近几年被发现富含对心血管病有疗效的n~3不饱和脂肪酸和其他活性物质,而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欢迎。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及独特风味已逐渐被消费者了解、认同和青睐,这使其市场群体逐步扩大,尤其是近年来国际上受疯牛病和禽流感的影响,消费者对畜禽产品产生恐惧心理,把目光转向水产品,对水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并且一直呈上升趋势,消费市场日趋成熟。美、日、韩等水产品主要消费国家需求大增,2001年美国进口水产品达到190万吨,创历史新高。2003年我国仅虾类制品出口总值就已突破10亿美元,成为水产品出口值最高的产品。
鉴于市场对水产的需求日益增加,人工养殖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因此养殖过程需要向养殖水体投放更多的动物类或人工制备的蛋白质类饵料,希望缩短养殖周期。但是,过量的饵料不但造成浪费,而且会污染水体,造成BOD的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专门用于水产养殖能够随着水面的高低自动升降的饵料浮台。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浮台由矩形的轻质外框与内框、一对固定杆和网格布组成。外框和内框能够紧密相套,外框1和内框2之间相对应的一面呈“折”状紧密对应,呈卡紧状,并籍此将网格布四边固定在其中;紧密相套的外框和内框在乘放少量饵料的状态下可浮于水上;轻质外框的一对对应边外沿中点设有一圆形孔洞,用于固定浮台的固定杆穿过圆形孔洞插入泥塘底质泥中;固定杆的外直径小于孔洞内径,使紧密相套的外框和内框能够随着水位的上升和下降而上下方向自由升降。
附图及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的饵料乘放浮台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的饵料乘放浮台外框和内框横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的饵料乘放浮台整体外观侧视图。
图1中,1是由轻质材料制成的外框,2是由轻质材料制成的内框,3是轻质外框的一对对应边中点设计的圆形孔洞,4是网格布。
图2中,1是由轻质材料制成的外框,2是由轻质材料制成的内框。
图3中,1是由轻质材料制成的外框, 4是网格布,5是固定杆,固定杆穿过外框的圆形孔洞3后,呈尖状的一端插入泥塘等底质中,用于固定浮台的水平位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的饵料乘放浮台,能够有效控制饵料投放的数量,减缓饵料扩散、沉底的时间,减轻饵料对水质、底泥的负面影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中,1是由条状木材制成的外框,2是由条状木材制成的内框,外框1的内径稍大于内框2外经,外框1和内框2之间相对应的一面呈“折”状紧密对应,网格布4采用市场上普遍销售的纱窗网格布,其四边正好被外框1和内框2之间相对应的“折”面卡紧,固定于其中。图3中去除节节的外径等大的竹竿制成的固定杆5穿过图1中的圆形孔洞3后,呈尖状的一端垂直插入泥塘中。使用时,按上述结构制作好的浮台人工固定于对虾养殖塘中,同时应保证浮台能上下自由升降。一般10平方米设置一个。投放饵料时,所投的饵料放置于网格布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6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实时监测装置
- 下一篇:带有防尘套的电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