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硅定向凝固简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6080.7 | 申请日: | 200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64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温思汉;温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上杭县九州硅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021 | 分类号: | C01B33/02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晖 |
地址: | 3642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硅 定向 凝固 简易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硅的冶炼装置,尤其是一种金属硅定向凝固简易装置。
二.背景技术
制备金属硅,是将石英矿投入矿热炉熔化,再用抬包中转,将熔融硅倒入冶炼装置进行凝固提纯。一般的金属硅冶炼装置只能提炼出纯度为99%的金属硅,而且产量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些企业研发出一种“金属硅凝固感应加热装置”,该装置是在外罩与耐火内胆之间设置感应线圈等,外设变压器等电源控制设备,能产出纯度为99.9%的金属硅,但由于其耐火内胆容量小、装置复杂,所以存在装置售价高、金属硅产量低等不足之处。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金属硅定向凝固简易装置,它既能产出纯度为99.9%的金属硅,又能简化装置、提高产量。
为完成此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式进行:
金属硅定向凝固简易装置,它包括:外罩、耐火内胆组成,在外罩与内置大容量的耐火内胆底部设有一铸钢定模,铸钢定模包裹有回形冷却水管,送水致冷,下冷上热能使倒入耐火内胆内的熔融硅定向凝固;耐火内胆顶部设有一保温加热内胆盖,外罩与内置的耐火内胆间隙设有一保温加热层,还能使熔融硅定向凝固时杂质向顶层汇集,从而提高金属硅的纯度和产量。
本实用新型因为在外罩与内置大容量的耐火内胆底部设有一铸钢定模,铸钢定模包裹有回形冷却水管,所以能使倒入耐火内胆内的熔融硅定向凝固;同时由于耐火内胆顶部设有一保温加热内胆盖,外罩与内置的耐火内胆间隙设有一保温加热层,所以能使熔融硅定向凝固时杂质向顶层汇集,从而提高金属硅的纯度至99.9%;此外由于耐火内胆不设电热部件、空间大、外围结构简约,所以产量高、设备投资维护费用少。
四.附图说明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金属硅定向凝固简易装置主视图。
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另一种金属硅定向凝固简易装置主视图。
附图中各标识表示:
1.铸钢定模 2.外罩 3.耐火内胆 4.保温加热内胆盖 5.硅碳棒发热管 6.保温加热层 7.耐温涂层 8.回形冷却水管 9.送风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金属硅定向凝固简易装置包括:外罩2、耐火内胆3组成,其特征在于外罩2]与内置大容量的耐火内胆3底部设有一铸钢定模1,铸钢定模1包裹有回形冷却水管8,送水致冷,下冷上热能使倒入耐火内胆3内的熔融硅定向凝固;耐火内胆3顶部设有一保温加热内胆盖4,外罩2]与内置的耐火内胆3间隙设有一保温加热层6,还能使熔融硅定向凝固时杂质向顶层和耐火内胆3周边汇集,从而提高金属硅的纯度和产量。
所述的耐火内胆3的周边与底部设有一耐温涂层7。
所述的保温加热内胆盖4用石棉等间隔地包裹有2~8根硅碳棒发热管5,其接线端连接变压器,通电加热。
所述的保温加热层6用石棉或草木灰制作并等间隔地包裹有4~12根并联的硅碳棒发热管5,其接线端连接变压器,通电加热。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另一种金属硅定向凝固简易装置,保温加热层6用焦炭或块煤制作,外罩2]四周交错设有2~8圈送风管9,鼓风燃烧加热。这种构造虽更简单,但也完全有效。
为进一步提高耐火内胆3顶部的保温效果,应在保温加热内胆盖4上留有空隙,以便使用时添加草木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上杭县九州硅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上杭县九州硅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60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