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具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5937.3 | 申请日: | 2007-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83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坤典光电企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7/00;F21V29/00;F21V7/1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为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具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具上的创新,尤指一种可配合侧照的数LED组成超薄的照明灯,使投照的光线均匀明亮且又可加大折射角度,以提高有效的照明范围,且光源又稳定不会闪烁的LED灯具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自从爱迪生发明电灯后,黑夜也可灯火通明像白天一样,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作息,各式各样的照明设备也不断推陈出新,不但外观造型越来越精美,各部的功能更获得加强而趋于完善。
然而,无论灯具再怎么改变,其内部不是使用灯泡就是灯管,故仍有使用耗电及产生发热的问题,不但会影响灯具的使用寿命,而且也容易导致环境温度跟着升高,尤其是居家常用的日光灯更有振荡闪烁不定造成眼睛伤害的缺点。
新一代的发光组件中,LED的寿命至少比目前的照明系统长10年,而且功耗更低,此外,LED不含汞对环境无害,未来将可取代灯管成为最佳的照明灯源。
但是,LED发光为单向性,本身不易均匀射散,使整体组成的灯具光照角度无法有效提高,故为了克服这项缺点,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以多颗多角度分布聚合一起来达成,但如此一来外形即得多方多角配置,不但制造较困难又会增加成本,而且所能产生光线射散的效果仍然有限未臻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配合侧照的数LED组成超薄的照明灯,使投照的光线均匀明亮且又可加大折射角度,以提高有效的照明范围,且光源又稳定不会闪烁的LED灯具改良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灯壳,该灯壳内边缘配设有数LED以侧照向中发光,而灯壳下方设有一透视窗,其特点是:还包括一反射板,该反射板为边端具有斜率向中间集突的高反射板体,配设在所述灯壳内正对透视窗位置。
藉此,利用反射板配合侧照的数LED即可组成超薄的照明灯,使投照的光线均匀明亮且又可加大折射角度,以提高有效的照明范围,所产生的亮度即足以替代现有灯管,且光源稳定不会闪烁。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内容及其它特点,将可于阅读以下配合附图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后,而趋于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反射板与灯壳一体成型的组合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射板设呈单片状的组合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射板设呈块状的组合剖示图。
图5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应用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LED呈倾斜配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剖示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灯壳及反射板与LED的组合平面图。
标号说明:
1灯壳 11外壳体
12前盖 13螺丝
14接孔 15透视窗
16散热鯺片 2反射板
20突部 21透光块体
25反射膜 26凹部
3透光板 5LED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一种L E D灯具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
一灯壳1,其内边缘配设有数LED5以侧照向中发光,而灯壳1下方设有一透视窗15,以及;
一反射板2,为边端具有斜率向中间集突的高反射板体,配设在灯壳1内正对透视窗15位置;
实施时,如图1-图4所示,该灯壳可设呈长矩形,其数LED5可分两边设于两长边的内缘,而该反射板2可设呈长条形。该灯壳1由一设有散热鯺片16的外壳体11,及一前盖12以螺丝13对锁所组成,其前盖12中间开设有一透视窗15,于其后缘片上设有一出线的灯杆接孔14。如果为了进一步增进美观与防尘效果,也可于该前盖12的透视窗15上,再加设一透光板3或雾化板。
另外,如图2所示,其中,该反射板2可一体成型连设于灯壳1的中间,其由外壳体11中间加厚而呈向中倾斜集突的突部20,上方再被覆一反射膜25所构成。或如图3所示,该反射板2也可以是一单独反光片体中间折凸,而置在平底的外壳体11内互组所构成。或是如图4所示,该反射板也可由一透光块体21上方设有向中倾斜的凹部26,后面再以真空蒸镀、喷漆、或贴覆等技术,加被一层反射膜25所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坤典光电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坤典光电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5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吹屑装置
- 下一篇:埋扁形纯铜管高炉冷却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