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加油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5898.7 | 申请日: | 2007-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60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共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D5/04 | 分类号: | B67D5/04;B67D5/22;G07F13/00;G07F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加油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油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加油机装置。
背景技术
加油机产业是伴随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而产生发展的。世界上最早的加油机始于二十世纪初,近百年来加油机产业有了很大发展,由最初的手摇加油机发展到了现代高性能、多功能的加油机。随着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制造技术的进步,加油机液压部件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计量更加准确、噪声下降、可靠性提高、环保功能得到加强;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加油机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电子显示计数、中央管理机等先进技术;贮油罐监测技术和油气回收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相应的报警和服务设备也发展起来了。
目前使用的加油机,在加油员提起加油枪时,流量计屏幕将自动归零,加油员按下加油枪开关时,流量计都会从零开始计量;当加油员挂回加油枪至加油机上时,加油机会将车辆所加油品、数量、金额等信息,传送至收款机,收款机也自动列出发票,完全不需人工登打作业,节省大量人力,及顾客等待时间。
虽然加油设备已进步许多,但现今的加油作业不免仍须以人力来执行加油及收费等动作。另一方面在加油设备的施工上,由于设备间信号的传输采用有线传输,所以在设备安装的施工上,仍需考虑布线问题,以避免妨碍加油作业及加油站观瞻,而因此便增加了加油设备施工的复杂度;而且加油机的周边装置,如收银装置、计算机装置等,皆可能因连接线的关系,在移动上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使简化加油机在安装上的施工及改变加油数据信号的传输,将加油站中数据的传输无线化,所以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无线加油机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加油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加油机,用于提供油料,包括:
一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加油金额及加油油量;
一油枪控制器,连接该显示模块及至少一油枪,以控制该油枪提供油料;及
一油料选择单元,连接该油枪控制器,用于选择该油枪输出的油料;及
一交易传输装置,连接该加油机,用于传输该加油机的加油金额及加油油量的数据,该交易传输装置包括:
一控制接口处理器,通过一通讯连接接口与该油枪控制器连接,以接收该加油机的加油金额及加油油量的资料;及
一无线收发模块,连接于该控制接口处理器,用于将该加油机的加油金额及加油油量的数据以无线输出。
所述的无线加油机装置,其中,该显示模块设有一交易金额显示单元,以显示加油应支付的费用。
所述的无线加油机装置,其中,该显示模块设有一油量显示单元,以显示加油机输出的油量。
所述的无线加油机装置,其中,该付款控制模块包括:
一读卡单元,用于读取该支付卡以产生一读卡数据;
一输入单元,用于提供字符的输入;及
一交易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加油交易内容。
所述的无线加油机装置,其中,该支付卡为现金卡、金融卡或信用卡。
所述的无线加油机装置,其中,该读卡数据通过该无线收发模块以无线传输输出至一加油站的主服务器。
所述的无线加油机装置,其中,该交易传输装置设有一天线单元,该无线收发模块通过该天线单元将该加油机的加油金额及加油油量的数据以无线输出。
所述的无线加油机装置,其中,该无线收发模块将该加油机的加油金额及加油油量的数据以无线输出至一加油站的主服务器。
所述的无线加油机装置,其中,该通讯连接接口为USB、I2S、I2C、SMBus或专属封闭设计协议。
另外,交易传输装置还可设有一付款控制模块,以用于读取支付卡(如信用卡、金融卡或现金卡)来支付加油金额。藉此,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加油机装置便可提供刷卡机制,让顾客得以在加油机上输入支付卡来支付加油费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加油机装置的功能方块图;及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加油机装置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加油机 1
显示模块 10
交易金额显示单元 101
交易油量显示单元 102
油枪控制器 11
油料选择单元 12
油枪 13
通讯连接接口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创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58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