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修正带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5499.0 | 申请日: | 2007-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80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 发明(设计)人: | 严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3L19/00 | 分类号: | B43L19/00;B65H37/00;B65H35/07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修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修正带,尤指一种具有保护导带嘴、增加握持面积,及操作的稳定性与省力效果的修正带。
背景技术
按修正带于我们生活周遭多有所见,尤其对撰文、制图人员,乃至于一般学生而言,堪称为必备的工具之一。究其原因,乃其具有遮覆不意欲部份的功能,且因使用方便,不若传统的橡皮擦有损及纸张之虞。是以,时至今日,各文具店或书店均可见修正带的贩售。
而已知的修正带,基本上,是由一本体及前端的导带口(或称带嘴)所组合而成,该本体内部具有喂带及卷带机构,而带体则绕过出带口的导带嘴。是以,使用者使用时,是由该导带嘴端处,按压于欲拭去部份而后移动,以遮覆不意欲部份。
一般而言,为避免带体于非使用状态的任意粘附,例如于桌面、书包或笔盒内的物品触及带体的膜片时,即会粘附于该等物品表面,而一直困扰着使用者。为了改善前述的缺点,通常会另设有一帽盖,以便由该帽盖与导带嘴或出带口的结合,以包覆该导带嘴,从而避免带体与其它物品接触的机会。由于现有的帽盖与本体是采分离式设计,且其仅为包覆该导带嘴,以致其尺寸甚小,稍有不慎即有脱落或掉落的可能,而失去遮蔽的意义。尤其是,由于现有的帽盖尺寸甚小,更有可能造成孩童误食的情况,从而造成危及人身安全,探究其因,乃在于本体与帽盖是采分离式设计的故,而亟待相关业者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申请人乃本于长年来从事文具产品研发与产销的经验,潜心研究,期能克服上述修正带的本体与帽盖采分离式设计的诸多缺点,希冀提供一种旋转架枢接于修正带的本体出带口,使其于未操作的水平状态可容置本体的导带嘴,而形成保护作用;若将该旋转架朝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旋转,可使该旋转架与本体顶缘贴合时,可增加握持面积等功能;或者将该旋转架朝另一方向,例如逆时针旋转,可使该旋转架与本体底缘贴合时,并将其外端的接触部,例如滚轮与一平面物体,例如纸张接触而延伸接触面积,可获致稳定及省力功能,经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创作出本实用新型的“修正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本体,其内部具有喂带及卷带机构,一侧设有一出带口,并将一导带嘴突设于该出带口;
一旋转架,其是将两旋臂后端的枢接部枢接于本体两侧,且该两旋臂间对应于该导带嘴位置形成一供该导带嘴的容置的镂空槽,另于该镂空槽侧边设有一连接该对旋臂的连接部;由旋转该旋转架,使其连接部可贴合于本体,以利于操作。
其中该两枢接部枢接于本体的出带口两侧。
其中各枢接部以一轴榫穿越旋臂的支孔,并结合于出带口侧壁所预设的轴孔,而形成一支点。
其中该喂带及卷带机构采用抽换式带匣。
其中该连接部顶面具有一向内斜削的倾斜面,其由旋转架的旋转,使该倾斜面与本体顶缘贴合。
其中该连接部底面与镂空槽交接处形成一挡缘,由旋转架的旋转,使该挡缘与本体底缘贴合。
其中该挡缘与本体底缘贴合时,该两旋臂外端的接触部是与一平面物体相接触而延伸接触面积。
其中该接触部在两旋臂外端的开口轴接一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修正带,利用旋转架枢接于修正带的本体出带口,使其于未操作的水平状态可容置本体的导带嘴,而形成保护作用; 若将该旋转架朝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旋转,可使该旋转架与本体顶缘贴合时,可增加握持面积等功能;或者将该旋转架朝另一方向,例如逆时针旋转,可使该旋转架与本体底缘贴合时,并将其外端的接触部,例如滚轮与一平面物体,例如纸张接触而延伸接触面积,可获致稳定及省力功能。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修正带的立体图;
图2a及图2b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架顺时针方向旋转后与本体贴合的立体图与前视图;
图3a及图3b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架逆时针方向旋转后与本体贴合的立体图与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修正带是由一本体1,及一旋转架2所组合而成。
其中,本体1是为已知的,其内部具有喂带及卷带机构,另于本体1一侧则开设一出带口,并将一导带嘴11固设于该出带口,而带体则绕过该导带嘴11,使本体1具有收、发带的功能,唯此乃已知技术,在此不拟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5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器具的动力源及采用该动力源的电动器具
- 下一篇:广告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