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程检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4596.8 | 申请日: | 200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5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艾尔弗雷德·A.·皮斯;阿尔·伯恩雷恩;泰伊·纽曼;保罗·J.·埃克霍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感知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4 | 分类号: | G01N21/954;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检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管道镜和视频示波器。
背景技术
用于检查不可见位置的管道镜和视频示波器通常制作用于特定应用。例如,一些管道镜制作用于水管工人检查管道和排水沟。同样地,其它类型的管道镜制作用于机修工检查正在修理的机器的内隔室。与这些应用相关联的特殊的形状和功能使得这些类型的装置成本升高。市场上缺少简单、成本低而且普通人能购买到的多功能检查装置。
这部分的综述仅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不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查不可见位置的远程检查装置。该装置通常包括布置在模块化挠性电缆相对端上的成像器壳体和显示器壳体。成像装置嵌入在圆柱状成像器壳体的该端内,以使成像装置能够捕捉靠近挠性电缆远端的观察区域的图像。显示器壳体连接到挠性电缆的另一端,并且构造成可由该装置的使用者抓握。由显示器壳体支撑的显示装置接收来自于成像装置的视频信号,并且将该视频信号转换成视频图像。
有益效果:可提供一种简单、成本低而且普通人能购买到的多功能检查装置,并使该多功能检查装置模块化。
进一步的应用范围将通过本文的描述变得明显。应可理解,描述和具体实施例仅出于说明目的,而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代表性检查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2A和2B是该检查装置代表性成像器壳体的分解视图;
图2C是示出用于引导光通过成像器壳体的代表性管道传送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具有可密封、使用者可调焦距机构的成像器壳体的剖视图;
图4是成像器壳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5A-5C是用于成像器壳体的代表性连接件的立体视图;
图6A是示出成像器壳体上代表性连接件的接合区域的立体视图;
图6B是示出连接到成像器壳体上的代表性连接件的立体视图;
图6C是示出用于将连接件连接到成像器壳体上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立体视图;
图7是代表性显示器壳体的剖视图;
图8A和8B是示出用于将显示器壳体连接到挠性电缆的联合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8C和8D是示出用于将挠性电缆连接到显示器壳体的中间联合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构成检查装置的可操作部件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用于检查装置的模块化设计的立体视图;
图11A和11B是可用于检查装置中的可分离联合器的剖视图;
图12是可与检查装置一起使用的第二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3是另一个代表性可分离联合器的立体视图;
图14A-14F是示出可分离联合器装配过程的剖视图;
图15是可分离联合器的立体视图;
图16A-16B是另一个代表性可分离联合器部分的立体视图;
图17是示出图16B可分离联合器部分的剖视图;
本文描述的附图仅出于说明目的,不是旨在在任何方面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种远程检查装置10的代表性实施例。该远程装置10总体包括三个主要部件:显示器壳体12、成像器壳体14和使显示器壳体12连接到成像器壳体14的挠性电缆16。当该挠性电缆16被推入例如管道和壁等不可见区域时可弯曲或变弯。在代表性实施例中,该挠性电缆16为外径在1cm范围内的有棱纹圆柱状导管。该导管可由金属、塑料或复合材料制成。根据应用,更大或更小的直径也是适合的。同样地,本发明也可考虑其它用于挠性电缆16的合适的结构。
成像器壳体14连接到挠性电缆16的远端。在该代表性实施例中,成像器14基本上为与挠性电缆16中心对准的圆柱状。但是,应可想象,成像器壳体14可采用其它形状。在任何情况下,圆柱形成像器壳体14的外径优选制成尺寸基本等于或大于挠性电缆16的外径。
参考图2A,成像器壳体14构造来容置成像装置22和一个或多个光源24。成像装置22嵌入成像器壳体的向外端中。具体地,成像装置22连接到集成电路板21的一端,而集成电路板21的该端依次滑入成像器壳体14的内腔中。该成像装置22可操作来捕捉靠近成像器壳体14的向外端的观察区域。成像装置22可使用电荷耦合装置(CCD)、基于CMOS的图像传感器、数字传感器或可购买到的其它类型的成像装置来实现。图像数据通过与成像装置22相邻设置的透镜组件23聚焦到成像装置2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感知器公司,未经感知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45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龙门磨锉机床
- 下一篇:采油调驱剂超细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