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沟槽式毛细组织的热管管身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3522.2 | 申请日: | 2007-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4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地址: | 英属维*** | 国省代码: | 维尔京群岛;V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沟槽 式毛细 组织 管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特别涉及一种针对热管内部的毛细组织的毛细力的传输效果进行改良的具有沟槽式毛细组织的热管管身结构。
背景技术
图1所示的是一种现有技术的热管端面剖视图。该热管包括中空的热管管体1a、贴附在热管管体1a内壁面10a上的金属网11a、以及设在热管管体1a内部并用以将金属网11a向外扩张使其紧贴在热管管体1a内壁面10a上的支撑体12a,并通过该金属网11a作为热管内部的毛细组织(wick structure)。接着,如图2所示,该支撑体12a为中空筒状物,其除了可将金属网11a紧撑在热管管体1a内壁面10a上外,在该支撑体12a上还设有多个蒸汽通道120a,以供热管内部的工作流体(working fluid)通过,利于相变化的进行。
再如图1所示,在以往热管的技术概念中,支撑体12a仅扮演着作为金属网11a的骨架结构,却没有发现当支撑体12a紧撑在金属网11a上时,由于两者间仍不免有间隙产生,故可提供毛细作用以成为液态工作流体的传输路径,由此增加其毛细力。然而,上述筒状支撑体12a虽具有与金属网11a较大的接触面积,但也因此而造成该热管1a无法弯管,应用场合受到限制。
另外,如图3所示,还有以螺旋状作为支撑体12a以因应热管1a需弯曲的场合。然而,此种螺旋支撑体12a的传输路径并非沿热管1a轴向前进,沿着螺旋状的支撑体12a而形成螺旋传输路径,故其流阻大,毛细力也不佳。
此外,以往热管的毛细组织除了以金属网构成外,还有所谓的沟槽式毛细组织。其主要在热管管体抽拉成型时,一并在热管管体内壁面成形沿其轴向延伸的凹凸沟槽,由于沟槽极为细密,故能提供工作流体在热管内部传输时的轴向毛细力。然而,因沟槽式毛细组织本身即属于热管管体的一部分,故以往利用沟槽作为毛细组织的热管并不须进一步在热管管体内设置前述的支撑体,以致以往沟槽式毛细组织并不能上述那样金属网毛细组织可通过支撑体来增加毛细力。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陷,经过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具有沟槽式毛细组织的热管管身结构,利用沟槽状毛细组织与具孔洞的板片相贴附后,以提供额外的固体界面,进而可增加沟槽状毛细组织更佳的毛细力与毛细传输路径。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沟槽式毛细组织的热管管身结构,包括具有内壁的热管管体,并在其内壁上形成有多个沿管体轴向延伸的沟槽;以及辅助传输体,辅助传输体具有板片、与设在该板片上的多个蒸汽通道,且该板片配合该热管管体的内壁而相贴附。由此,通过各沟槽与辅助传输体的板片间相贴附而形成的固体界面,以达到上述增加沟槽状毛细组织的毛细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热管的端面剖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热管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热管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管体与辅助传输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热管内部的纵向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热管内部的端面剖视图;
图7为图6的A部分放大详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辅助传输体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纵向局部剖视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热管管体 1a
内壁面 10a 金属网 11a
支撑体 12a 蒸汽通道 120a
热管管体 1
内壁 10 沟槽 11
辅助传输体 12 板片 120
蒸汽通道 121 作流体 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用来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4、图5及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管体与辅助传输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热管内部的纵向局部剖视图及热管内部的端面剖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沟槽式毛细组织的热管管身结构,包括热管管体1以及辅助传输体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飞有限公司,未经捷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35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船舶运行的场推进装置
- 下一篇:多气囊式充气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