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柜门可推入柜体内的设备机柜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3250.6 | 申请日: | 2007-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47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昕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昕昕 |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柜门 推入 体内 设备 机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安装设备的机柜,特别是用于机电和通信领域的设备机柜。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机电和通信领域的设备机柜一般由柜体和柜门构成。柜门通常为单平面或双平面,通过柜门上的门轴安装于柜体上,开启后伸出柜体。这种结构的机柜因柜门开启角度小影响操作,不便于进行内部器件检修、维护和拆装;开启后柜门伸出机柜,占用机房空间,影响从侧面观察设备状况;当需要卸下柜门时,卸下的柜门需要空间放置,影响机房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柜门可推入柜体内的设备机柜,这种机柜的柜门在开启后可以推入机柜的侧面,柜门不再伸出柜体,从而使操作空间变大,便于对内部器件的检修、维护和拆装,同时也减少了柜门对机房空间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柜门可推入柜体内的设备机柜,包括柜体、柜门,其特征在于,柜体上设有可使柜门沿轨道方向推入柜体的导轨,柜门开启后可沿轨道推入机柜内。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设备机柜,通常安装上下两个导轨,柜门的门轴由常见的固定在机柜侧壁改为安装在导轨上,当柜门打开且与上下导轨的轨道在同一平面时(根据结构的不同,也可能是在与轨道平面平行时),可沿轨道将柜门向柜体内推入,使柜门隐藏于柜体内。由于这种机柜的柜门开启并推入柜体后,没有柜门留在机柜外,可有效节约机房空间,便于对设备维护、检修和拆装,也可消除柜门对视线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典型的实施例外观示意图,由机柜、柜门以及安装于柜门上的导轨组成。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槽道型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柜门可推入柜体内的设备机柜。
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典型的实施例外观示意图。机柜由柜体1、柜门2以及安装于柜体上的导轨3(一般一组有上下两个)组成。柜门通过门轴安装在导轨上,可以沿门轴转动并打开,当柜门与上下导轨的轨道在同一平面时,沿导轨向柜体内推动,便可将柜门推入机体。通过合理设计导轨长度,可使机柜完美地与柜体相适应,形成方便实用的机柜。
请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槽道型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导轨体11、柜门槽道12、门轴孔1 3、门轴槽道14和门轴挡珠1 5组成。导轨体11为导轨的支撑体;柜门槽道1 2用于使柜门沿槽道前后运动,保持柜门的运动方向;门轴孔13为门轴的安装孔,可使门轴安装于内并在其内转动;门轴槽道14用于使门轴沿槽道前后运动,保持门轴的运动方向;门轴挡珠15由弹簧和钢珠组成,在柜门转动时,可将门轴限制在门轴孔13内,门轴不易前后运动,当柜门带动门轴向柜体内运动时,挡珠受到挤压后可向外侧运动,使门轴进入门轴槽道内。
请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顶视图。柜体1两边各安装一个导轨2,分别供前门21和后门22使用,前门21和后门22可同时打开并推入柜体内。
除上述实施例前、后门导轨在机柜的不同侧外,前、后门导轨还可并列安装在机柜的同侧;导轨除安装于机柜内侧外,还可以安装于机柜外侧。
请参考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顶视图。导轨2上设有前后两个门轴孔13,前门21和后门22分别安装在前后门轴孔13上,并可在同一轨道上前后运动。该实施例可使机柜宽度减少一个柜门厚度,当机柜深度等于或大于两个柜门宽度之和时,两个柜门可同时推入柜体内;当机柜深度小于两个柜门宽度之和时,前门21和后门22不能同时完全推入柜体内。
除上述实施例说明的柜门与导轨的组合形式外,还有其他多种组合,如前后门均为双开门时,同侧的前后门可设计成使用同一导轨,也可设计成使用不同导轨等。
除上述各实施例使用的槽道型导轨外,还可以使用滚珠型导轨等不同类型的导轨。除上述各实施例柜门的门轴安装在导轨上外,还可安装在柜体上。如固定在柜体上,在柜门上设门轴滑动槽,在推动柜门时,门轴不动,柜门可沿滑动槽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昕昕,未经张昕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3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