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向转轴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3122.1 | 申请日: | 200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3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翁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6 | 分类号: | F16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月玲;武玉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向 转轴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向转轴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可多角度转动的转轴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公知的多向转轴结构,其包括一座体1a、一球体2a及一罩体3a。该座体1a设有一呈半圆形状的凹陷部11a及多个螺纹孔12a,该球体2a可转动的设置于该凹陷部11a,该球体2a设有一轴杆21a。
该罩体3a呈半圆形状,其底部设有一穿孔31a,借多个螺丝32a贯穿该罩体3a锁附于该等螺纹孔12a,使该罩体3a连接于该座体1a,并将该球体2a容置于该罩体3a与该座体1a之间。该球体2a的轴杆21a穿设于该穿孔31a并连接于支撑盘架(图略),以支撑该转轴结构的重量。
使用时,该座体1a可借在该球体2a上转动,而调整该座体1a的角度,并可借助锁紧或转松该等螺丝32a,来调整该球体2a在该座体1a与该罩体3a之间转动的阻力,使该座体1a可固定在某一角度。
但,上述公知的转轴结构中,该球体2a的转动范围受限于该罩体3a的穿孔31a,而无法作较大角度的转动,当使用者在该座体1a上放置物品时,物品所能移动的范围亦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且因该等螺丝32a锁紧的程度不同,使得转动时有忽紧忽松的感觉。
于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感于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之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多向转轴改良结构,使其可作广泛大角度的转动,并可固定在某一角度,且在转动时不会有忽紧忽松的感觉。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向转轴改良结构,包括:一球体;多个夹合件,其各设有一靠合部,该等靠合部夹合于该球体外缘;多个调整元件,其连接于该等夹合件之间;以及多个承靠件,其设置于该球体与该等靠合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该等靠合部夹合于该球体,并借该等调整元件调整该等夹合件夹合于该球体的力量,使该转轴结构可作广泛大角度的转动,并可固定在某一角度,且在转动时不会有忽紧忽松的感觉。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的多向转轴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向转轴改良结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向转轴改良结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向转轴改良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公知
1a 座体
11a 凹陷部
12a 螺纹孔
2a 球体
21a 轴杆
3a 罩体
31a 穿孔
32a 螺丝
本实用新型
1 球体
11 连接孔
111 挡止部
12 轴杆
13 轴杆螺丝
2 支撑盘架
21 定位孔
22 盘架螺丝
3 夹合件
31 靠合部
311 凹槽
32 突出部
321 第一螺孔
33 凹陷部
331 第二螺孔
34 固定螺孔
4 载物架
41 固定螺丝
5 承靠件
6 调整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向转轴改良结构,其可用于连接承载物品,并依使用者的需求而转动角度,其包括一球体1、一支撑盘架2、二夹合件3、一载物架4、二承靠件5及二调整元件6。
该球体1设有一连接孔11及一轴杆12,该连接孔11由上而下地贯穿该球体1,并且在该连接孔11内形成有一挡止部111。该轴杆12一端插设于该连接孔11内,且贴靠于该挡止部111,并借一轴杆螺丝13将该轴杆12一端锁固于该连接孔11。
该支撑盘架2中央设有一呈半圆形状的定位孔21,该球体1的轴杆12另一端插设于该定位孔21,并借一盘架螺丝22将该轴杆12另一端锁固于该定位孔21,以利用该支撑盘架2支持该轴承结构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鸿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3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生割秧净果联合收获机
- 下一篇:蓄能器卸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