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管式渗水管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3074.6 | 申请日: | 2007-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5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侯富仁;洪振峰;韩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富仁 |
| 主分类号: | B05B1/20 | 分类号: | B05B1/2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管式 渗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管式渗水管结构,主要于一主管的管壁外并设有复数的分管,该主管与分管连结的管壁具有复数的流通孔,而在分管的管壁上则是设有复数渗水孔,而可在主管导引水流注入的后,令主管中的水流可以经由流通孔而进入各分管中,以利分管可以经由渗水孔渗出水流以供灌溉农作物。
背景技术
阳光、空气、水是为农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其中尤其以水份的供给是最为需要人工设置所达成的,如此可提供农作物一良好的生长环境,以利农作物顺利生长。
在公知灌溉农作物的结构设计中,除了喷水设备的采用外,近年来发展有埋设在土壤里的渗水管设计,可在节约用水的特性的下,充份达到水份供给的目的,因此受到极多使用者的青睐。
在公知渗水管的结构设计中,该渗水管是一种具有多孔设计的水管,通常于外部再包覆有布质层,可埋设于农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所以在渗水管引入水流的后,其渗水管中的水流便可经由孔、布质层而渗出,令布质层外部的土壤可以吸收到充足的水份,以利农作物获得水份的提供,然而布质层的使用容易随着时间而腐烂、硬化,进而堵塞到渗水管的多孔特性,以致渗水管渗入到土壤中的水份形成不平均的现象,致而影响到灌溉的成效。
本实用新型人鉴于上述的问题,深觉公知渗水管的结构设计未能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因此遂以其多年从事灌溉结构的设计经验,积极研发改良,在各方条件的审慎考虑之下,终于开创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将可完全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管式渗水管结构,以克服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管式渗水管结构,于一主管的管壁外并设有复数的分管,该主管与各分管连结的管壁具有复数的流通孔,而在各分管的管壁上设有复数渗水孔。
所述的多管式渗水管结构,其中渗水孔孔径较流通孔细密。
所述的多管式渗水管结构,其中主管管壁外可以仅并设单一的分管。
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提供下述的效益: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渗水管是呈多管式设计,令主管的管壁外并设有复数的分管,而由分管的管壁上设置孔径较细小的渗水孔,所以经由主管注入的水流将可经由流通孔的设计而顺利导引进入各分管中,而分管内的水流将可因为水流的压力而由渗水孔渗出,促使渗水管附近的土壤可以吸收到充足的水份,且由于渗水孔的水流渗出力较大,所以可以防止被土壤所阻塞,长保渗水管的正常作用,降低渗水管日后维护使用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流流通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管式渗水管结构,主要是于一主管1的管壁外并设有复数的分管2,该主管1与各分管2连结的管壁具有复数的流通孔11,而在各分管2的管壁上设有复数渗水孔21者(如图1、图2所示)。
由上述结构的设计可知,主管1经由水流的注入的后,其水流是可经由主管1而快速传递至整个主管1中(如图3、图4所示),且水流在主管1内流通的过程里,部份水流还可经由流通孔11而被导引入各分管2中,直至主管1的水流压力充足时,水流将会经由流通孔11而充满至各分管2中(如图5所示),而在各分管2上所设置的渗水孔21孔径较流通孔11更为细密的设计之下,经由渗水孔21渗出的水流将会获得减压效果,不仅可以让接触于渗水管10外部的土壤可以吸收到充足的水份,还可防止土壤阻塞到渗水孔21的畅通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渗水管10可以解决土壤的阻塞问题、长保渗水管10的正常作用,降低日后使用的维护成本。
再者,为降低渗水管10成本的考虑以及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该渗水管10的主管1管壁外可以仅并设单一的分管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富仁,未经侯富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3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