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2773.9 | 申请日: | 2007-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7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沈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浮污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刮除浮污的作用下,使传动机构远离水液与浮污,减少装置耗损的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污水浮除装置的整体结构,通常在处理作业后段的浮污过滤槽里设置有排除浮污的结构,例如在槽体靠近上端位置设置一排出部,使浮在水面的浮污在水位高过排出部设置的高度时,可以自动流出;在另一个污染较严重的情形中,过滤后会产生出浓度较高或数量较多的浮污,所设置的排出部并不足以快速清除这些大量浮污时,通常会配合设置可以辅助清除水面浮污的设备,例如在所述的浮除槽接近水面浮污位置,设置一履带型态的机构带动复数个刮片,在水面上来回作动将浮污推挤到排出部排除,形成一排除浮污的作业型态。
可了解的是,上述具有履带机构与刮片结合的装置型态,为了能够有效清除浮污,通常会以距离水面较短的距离装设,使刮件能位于水面处;因为所述的机构所设置的位置较靠近水液又经常接触浮污,所述的浮污常黏附在履带机构上,造成履带机构的传动不顺畅,而存在有机构保养与零件更换等其它较为繁琐的工作;而这样的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用以去除水面浮污,且所述装置的传动是远离水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包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一轴机构;所述轴机构上设有一旋动组件,用以使所述轴机构与一悬臂形成联结;所述的悬臂是伸入一浮除槽内,悬臂的端部设有一刮件;所述悬臂另受一转向部的导引。
较佳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干涉部是滑轨型态。
设有一架体,所述的架体支撑结合所述的轴机构。
其中的转向部设置在所述的架体上。
所述的转向部是形成一柱状结构。
所述的悬臂设置有复数个刮件。
所述的驱动组件与轴机构间,装设有一连动机构。
所述的连动机构包含一原动轮、一从动轮,以及一连接原动轮与从动轮的皮带,所述的原动轮与所述的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的从动轮与所述的轴机构连接。
所述的旋动组件是一轮盘型态。
所述的悬臂是以一枢接部与所述的旋动组件形成偏心枢接的型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其所具有的整体结构与操作型态,使实际接触水液与浮污的结构部份只有刮件,或所述的悬臂的部份区域,其余装置结构都远离前述的操作环境,因此能有效改善现有技艺中,零件因接触湿气与浮污,所衍生出的设备保养不易与零件容易损坏的缺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面作动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面作动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时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驱动组件;20-轴机构;21-旋动组件;22-架体;23-转向部;30-悬臂;31-枢接端;32-刮件;33-干涉部;40-连动机构;41-原动轮;42-从动轮;43-皮带;50-浮除槽;51-排出部;A、B、C-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包括有:一驱动组件10,用以驱动一轴机构20,在本例中所述的驱动组件10是一电动马达;一连动机构40,包含一设置在驱动组件10上的原动轮41、一枢设在所述的轴机构20上的从动轮42,以及一可供原动轮41带动从动轮42的皮带43;所述的轴机构20上枢设有一旋动组件21,旋动组件21是与一悬臂30的枢接端31形成偏心的枢接型态;所述的悬臂30的另一端是伸入一浮除槽50内,并在端部设有一刮件32用以刮除浮污;一架体22,是设置在所述的浮除槽50的上端或外围,用以支持所述的轴机构20,使轴机构20配置在所述的浮除槽50的上方位置,并且所述的架体22设置有一可与所述的悬臂30产生干涉导引的转向部23。
其中,所述的悬臂30在本实施例中,是在悬臂30上靠近枢接端31的区域设有一干涉部33,成一中空滑轨型态,所述的转向部23是对应形成一柱状结构,穿设所述的滑轨型态的干涉部33;当所述的驱动组件10驱动所述的轴机构20时,所述的旋动组件21牵引所述的悬臂20,在干涉部33配合转向部23的引导下,使设置在悬臂30下端的刮件32在所述的浮除槽50内,以一环形的运动路径进行刮除浮污的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乐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2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