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捉蟑螂用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2570.X | 申请日: | 200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88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许浩;胡淑波;郭春华;任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浩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01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工人街8***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蟑螂 用具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便捉蟑螂用具,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捕捉或杀灭昆虫的诱捕器装置组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捕捉或杀灭昆虫的诱捕器装置组的技术对方便捉蟑螂用具需要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骆素兰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217308Y,中国专利号(ZL)为:95239368.9号的实用新型名称是《伞形捕蝇笼》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捕捉或杀灭昆虫的诱捕器装置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伞形捕捉昆虫装置方便美观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诱捕蟑螂,易于移动的技术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捉蟑螂用具。以解决诱捕蟑螂,易于移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捉蟑螂用具,主要由漏斗、薄弹片、导管、挂耳、盒体、诱料包构成。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捉蟑螂用具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塑料板的上表面放置诱料包的整体,结合成长方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捕捉蟑螂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捉蟑螂用具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漏斗的下端折页连接在薄弹片的一端,薄弹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导管的上端,导管的下端插入在盒体的上端孔内,盒体的内部放置诱料包,结合成长方体带漏斗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诱捕蟑螂的作用。挂耳的一端固定粘合连接在盒体的侧面上端,结合成长方体两端带耳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易于移动的作用。这样就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捉蟑螂用具为实现诱捕蟑螂,易于移动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方便捉蟑螂用具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诱捕蟑螂,易于移动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捕捉或杀灭昆虫的诱捕器装置组的技术相比有二处优点和改进:
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捉蟑螂用具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漏斗的下端折页连接在薄弹片的一端,薄弹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导管的上端,导管的下端插入在盒体的上端孔内,盒体的内部放置诱料包,结合成长方体带漏斗形状的组合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诱捕蟑螂的技术问题。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捉蟑螂用具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挂耳的一端固定粘合连接在盒体的侧面上端,结合成长方体两端带耳形状的一体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易于移动的技术问题。
(四)附图说明: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捉蟑螂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捉蟑螂用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各部位的标号说明:
1 漏斗 2 薄弹片 3 导管
4 挂耳 5 盒体 6 诱料包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捉蟑螂用具为实现解决诱捕蟑螂,易于移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阅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捉蟑螂用具,主要由漏斗1、薄弹片2、导管3、挂耳4、盒体5、诱料包6构成。它的主要零件诱料包6、导管3由市场选用。它的漏斗1是漏斗形状,以塑料为材料,经过铸塑、机械加工制造。它的薄弹片2是圆形状,以薄塑料为材料,经过铸塑、机械加工制造。它的盒体5是长方体上表面带孔形状,以塑料为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制造。它的挂耳4是圆弧形状,以塑料为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制造。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捉蟑螂用具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塑料板的上表面放置诱料包6的整体,结合成长方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捕捉蟑螂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捉蟑螂用具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漏斗1的下端折页连接在薄弹片2的一端,薄弹片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导管3的上端,导管3的下端插入在盒体5的上端孔内,盒体5的内部放置诱料包6,结合成长方体带漏斗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诱捕蟑螂的作用。挂耳4的一端固定粘合连接在盒体5的侧面上端,结合成长方体两端带耳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易于移动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浩,未经许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25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放电红外辐射光源